第五戰鬥機大隊加入戰鬥

              中美空軍混合團的年輕戰鬥機大隊第五戰鬥機大隊,於一九四四年元月十三日第三大隊的最後一個單位開往中國時在馬里爾成立。柔斯上校為大隊長,丹寧(John Dunning)中校為作戰官,向冠生少校為中國籍大隊長。

               訓練的進行和前面四個中隊類似,首批兩個中隊先編成,它們是第二十六中隊,由奧斯德爾(Bob Van Ausdall)少校領導,第二十九中隊,由哈爾(William Hull)少校指揮。第二十六中隊的史泰爾斯(Wildy Stiles)中尉及編配於第二十九中隊的邁克准尉,負責訓練保養P-40飛機的技術人員。

              邁克記得在編訓第五大隊時最大的不同處,是對首批編配的二十四架P-40所作之修改。他說:我們的確已澈底檢修了我們的P-40飛機,我們依照一切著名的技術令,對表面用輕石予以磨光,以待油漆,改變了活門定時,修政了推進器的限速器,裝置了英國製的優良測距瞄準器,以替換我們舊式的「聖誕樹」瞄準具。但最重要的改變是戰鬥機的油漆。

              邁克曾設法獲得供惠實驗中的「霧狀」油漆,此種油漆要從艾格林機場途到馬里爾機場,艾格林機場正在研究將之用於照相偵察飛機的表面。該種特別調色的白漆旨在某種光度下產生某種程度的隱形作用,使對方看不見。第五大隊P-40油漆的部位是在螺旋槳、飛行面的前緣、翼端、及尾部。

              邁克說,此種油漆使戰鬥機正面接敵時,幾乎令對方看不見,但改變了的,P-40輪廓設計使十四航空隊的許多飛行員容易誤認為方形翼梢的日本A6M3漠普斯(Hamps)型機。在特別油漆之後,P-40曾被第七十五戰鬥機中隊的戰鬥機攻擊過數次,故奉命將該種油漆除掉,不過,照片顯示有些飛機仍保留有白色的螺旋槳及飛行面前緣。

              第廿九中隊的哈爾少校與他的作戰官普洛茨(Fred Ploetz)都是曾在太平洋瓜達康納爾島作過戰的老幹部。他們對於「強力馬達」(hot-rod) P-40機之性能非常激賞,曾發現該機較在中國使用的任可其他P-40每小時的速度約快二十九哩。

              最後於二月十七日,第二十六及二十九中隊完成訓練前往中國。全部二十四架P-40由丹寧率領護送著第一矗炸機大隊的十二架B-25橫過印度至恰布亞,然後越過駝峯至雲南的霑益。這是一同越過駝峯而沒有落伍者或意外事件的最大編組。在箔益停留期間,半數的戰鬥機曾加以修改,以攜帶火箭筒弍的火箭發射器,此種武器雖屬有效,但都巖重妨害了,P-40性能之發揮。

              各中隊於四月初到達桂林、因為他們所經過的是其先行者,第三戰鬥機大隊的老路線。同時,第十七及二十七戰鬥機中隊正分別在前第三戰鬥機大隊飛行員威爾德)Charles Wilder)少校及德爾少校之指揮下於馬里爾成立o

              正當著名的日本草莓( ICHIGO )攻勢在未來九個月把第十九航空隊逐出華東開始,第五戰鬥機大隊在桂林開始作戰。由於日本人在河南的攻勢打通了平溪鐵路,他們能够沿湘江河谷從洞庭湖地區向南推進。到了一九四三年二月,他們已一直推進到中南半島,佔領了衡陽、籌陵、桂林、柳州、遂川及其他地方的空軍基地。

              丹寧中校於一九四四年五月十日率領了第五大隊的十二架P-40至遂川。在此次行動前,飛行員們祇在桂林及零陵飛過較平靜無事的局部警戒任務,但此種情形在五月底完全改觀。他們在遂州所飛行的八次任務包括了從轟炸、掃射與火箭攻擊、以至防禦性攔截的全部作戰行動。

              第二十九中隊的艾爾斯頓(Ken Elston)少尉於三月十二日締造了該大隊之第一次勝利,當時有十二架日本的Ki-43奥斯卡型機企圖攻擊該基地,艾爾斯頓爬升到攻者的下面,對第一架日本戰鬥機以突然的射擊,使其作了一個半 滾翻,然後旋轉而下,墜毀於機場附近。

              該群戰鬥機於五月三十日移駐衡陽,他們在五天內從衡陽飛了十二次任務以攻擊前進中的日軍。然而,情勢已變得很明顯,在衡陽及遂川兩地最東邊的基地已成為日軍攻擊的主要目標。

              最後在一九四四年六月九日,第五戰鬥機大隊撤出零陵而至其北方的芷江基地,在戰爭的剩餘期間此一基地, 已成為該大隊的「家」。
( 此文摘自國防部編譯 中美空軍混合團英勇戰鬥紀實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空軍聯合作戰部隊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