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華美軍“飛V”紀念亭在四川落成

        1945年9月2日,參加對日作戰的同盟國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軍軍艦“密蘇裏”號上舉行,日本代表無條件在投降書上簽字。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9月3日,中國國民政府下令舉國慶祝,放假1天,懸旗3天。

(張義聲與美領館政治領事高大偉共同揭幕)

        1951年8月13日,由周恩來總理簽署的通告,確定抗戰勝利紀念日為9月3日。2008年9月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3周年紀念日。建川博物館擇此吉日為“飛V”揭幕。當日10:00由援華美軍墜毀飛機殘骸組成的“飛V”紀念亭,在四川建川博物館落成。

        嘉賓有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高大偉領事、曾與援華美軍並肩作戰的中國抗戰老兵代表。

        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介紹說,該館中的“飛虎奇兵館”是中國第一個援華美軍博物館,“飛V”紀念亭就坐落在“飛虎奇兵館”入口旁邊,組成“V”形的是抗戰期間墜毀的援華美軍飛機的起落架。

        樊建川說:1944年11月7日,美國援華空軍編號爲44-39287的C87運輸機,在執行任務時,不幸墜毀於海拔3970米的汶川縣寶頂山。我們爲了獲得該機的殘骸,寶頂山方圓百里均無人煙,我館組織人員三次上山搜尋,終將這兩具起落架殘骸運回本館。‘飛V’下面的石頭也是我們從飛機失事的汶川運回的,並在周圍種上莊稼,以此來供奉四位爲中國抗戰犧牲的美國飛行員。

        並以汶川山石成為花盆,以永遠供奉光榮殉職的機長威廉姆·格溫、副駕駛亞瑟·E·威爾森、無線電員阿爾伯特·斯庫勒、技術軍士詹姆斯·E·愛倫。

        兩具起落架墜落深山已經六十四年了,我們助其重升空中,因為它本來就是屬於空中的器物。正好兩具起落架組成一個勝利的“V”型。

        抗戰中美軍的飛機殘骸,永遠地住進了中國民居。當年中美人民攜手反對法西斯,今後中美人民攜手建設新世界。

        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創造“飛V”這個中英文混合的詞句,字義為飛行與勝利。

        樊建川說:「當年美國爲了援助中國的抗日戰爭,墜毀了千餘架飛機,犧牲了數千名軍人。我們不能忘記當年抗戰的美國老兵,不能忘記在民族危難時刻援助我們的美國政府和人民。」

(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介紹‘飛V’) (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高大偉領事發言)

        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派遣領事高大偉先生出席“飛V”揭幕儀式發言;

        1941年3月美國總統羅斯福簽署了《租借法案》,以租借物資的形式援助中國抗戰。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發,美正式對日宣戰,並與中國建立盟國關係。1941年8月1日美國志願航空隊在緬甸同古鎮的機場成立。

        陳納德領導的美國志願航空隊、美國駐華空軍特遣隊和第十四航空隊,以其獨特的戰術,多次以少勝多,重創日本空軍,抗日戰爭期間,共擊落、炸毀敵機2500架,自身損失568架,創造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空戰神話。

(中美空軍混合聯隊轟炸機飛行員張義聲發言)

        9月3日,抗戰勝利63周年的紀念日,正好是與援華美軍並肩作戰,駕駛過援華美軍B-25轟炸機的中美空軍混合聯隊轟炸機飛行員張義聲92歲的生日。

        張義聲,1916年農曆八月初六(西曆9月3日)生於四川省榮縣鼎新鄉闞家壩,生日與揭幕儀式同巧為一天。1939年元月黃埔軍校十四期畢業,空軍十二期,1942年赴美深造,基地在亞利桑那州的Phoenix(鳳凰城)。初級學習在雷鳥機場 Thunder Bird,中級學習在馬拉納Marana Field高級學習在威廉斯軍用機場Williams Field,1943年3月畢業。隨後到科羅拉多州的Lohanta Field,接受OUT戰術訓練,學習B-25中型轟炸機技術。

        三個月後畢業,在佛羅里達州的Miami待命回國。隨後,赴田納西州的Memphis城接收新出廠的B-25轟炸機(該批共八架),並與美國飛行員一道,將此飛機飛回印度卡拉(1943年8月至10月),在卡拉奇參加中美空軍混合聯隊一大隊三中隊(CACW, Chinese-American Composite Wing, 1 BG, 3 SQ ),曾多次在緬甸和中國執行轟炸任務,曾獲一等勳章一枚。抗戰勝利時升至上尉,後調抗州筧橋空軍軍官學校任教官。從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在成都某醫院工作,1977年退休,現住成都市大學路華西醫大宿舍。夫人劉素心。

(嘉賓有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高大偉領事、曾與援華美軍並肩作戰的中國抗戰老兵代表。)

        中華民族抗戰軍人及後人聯合會會長、原抗戰七戰區司令部中將參謀長(傅常)之孫傅堯將率十餘位抗戰期間駐印緬遠征軍老兵參加“飛V”揭幕儀式,並為建川博物館現場留下手印。
(感謝成都好友李肖偉先生提供相片及活動內容)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空軍聯合作戰部隊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