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位空戰英雄 朱斌侯傳略

        談到中國的空戰英雄,大家總是會聯想到昔日抗日或臺海空戰中締造佳績的空軍先進,如高志航、劉粹剛、周志開、歐陽漪棻等,其費早在中國空軍獨立成軍的航空萌芽期,就有一位飛行員縱橫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線戰場的上空,為國爭光,只是其事蹟在多變的民初政局下被淹沒,以至為人遺忘久矣,竟少有人再提及。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烏雲籠罩了整個歐洲,在這場慘烈而血腥的戰爭中,飛機第一次成為戰鬥的主角。交戰的兩大陣營中湧現了一千八百名飛行員,在他們當中,有一位來自中國的青年朱斌侯,他用自己的勇敢與智慧,將中國人的名字第一次書寫到了世界空戰史冊上。

        這位空戰英雄姓朱名斌侯,字允章,號迎生,教名Etienne,生於清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年)十二月四日,籍隸江蘇省。其父朱志堯為上海聞人,曾任東方匯理銀行經理,後於上海創辦「求新機械廠」,該廠造船部門如今仍在原址繼續營運。

        朱斌侯早年曾就讀上海徐匯公學,一八九八年,留學法國列里機械學校,於一九0三年畢業返國。由於家庭背景及所學專長,對摩托車、摩托艇頗有研究。

        本世紀初十年,各國掀起一股研製飛機的風潮,美國萊特兄弟的成功升空與赴歐表演,更激起大眾的注意與對飛行狂熱。遠在中國的朱斌侯也受到鼓舞,一九一三年,他再度前往法國學習飛行,先後進入慕連航空學校與微拉庫柏萊航空學校,其畢業之時正逢歐戰爆發,而於一九一五年九月二十三日,投效第一外籍兵團。因朱斌侯本身為合格飛行員,不久即調往駐第戎(dijion)的第一航空隊,法國空軍檔案登記其名為Etienne Tsu。

 

紐波爾十七型戰鬥機(Nieuport 17)

        同年十二月三日,轉入法國包瓦航空學校(pau School of Aviation)後備航空隊候任,十二月十一日升為下土,當時朱斌侯已是而立之年,在「協約國」航空陣營中平均年齡二十歲出頭來看,他往同儕間顯得有些「超齡」。次年二月二十九曰,他被調任N37中隊(Escadrille N37)飛行員,四月二十九日升為中士。在該中隊,朱斌侯駕若機身繪有其姓氏第一個字母「T」的紐波爾十七型戰鬥機(Nieuport 17),展開一段傳奇的經歷。

        七月十日,朱斌侯首開其個人紀錄,擊落一架德國空軍福克E型(Fokker Eindecker)單翼戰鬥機,福克E型為全世界第一種裝置機槍--引擎向步協調器戰機,曾稱霸歐戰西線上空,創造一陣「福克旋風」,許多「協約國」飛行員不幸斷魂其槍前。八月二十日,朱斌侯升任上士,且擊傷一架福克E。四天後,朱斌侯民解救遭到三架敵機圍攻的同僚,單機勇闖敵陣,結果不僅成功解圍,還逼降一架敵機,為此於九月五日獲得第六陸軍正式表彰。

        九月十二日朱斌侯再度出擊,遭遇一強勁對手,此人來頭不小,乃德國空軍第三航空戰隊司令官Ewald von Mellenthiu中尉,為一資深飛行員。雙方幾經纏鬥,朱斌侯終於在低空將對手擊落於Moislains市郊西北的Poziers附近。九月十四、十五日兩天,朱斌侯冒著地面強烈的對,砲火,連番掃射敵陣。同月二十五日,又在Bertincount附近逼降一架敵福克E。翌日,朱斌侯勇闖德軍氣球陣,在Amiens上空擊爆一具觀測氣球,並可能擊傷一具。

        四天後,朱斌侯晉升少尉,遂繼續建立戰功。十一月三日,在Amiens附近擊傷(可能擊落)一架敵機。次年一月七日上午九時五分,於Croix Moliqueanx上空再度擊傷或擊落一架敵機,進入空軍英雄的行列之中。國內的「青年雜誌」(即後來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密切關聯的「新青年」)即以「歐洲飛機陣的中國青年」專文報導朱斌侯的生平及戰功。

        二月間,朱斌侯在執行偵察任務途中,遭遇六架德國福克E團攻,但他以其高超的戰技殺出重圍,事後檢查座機已是彈痕纍纍。三月三十日,朱斌侯以健康的理由,自N37隊調往St. Cyr飛機修理廠任職,一直到一九一九年二月二十日該廠解散為止,結束其空中搏命格鬥生涯。

        雖然朱斌侯在法國空軍擔任戰鬥機飛行員的時間不過一年又一個月,但與當時西線戰鬥機飛行員平均戰場壽命僅六個星期相比較,算是相當「長壽」。在這段期間,他共創下擊落敵機兩架、氣球一具,可能擊落敵機兩架、氣球一具,逼降敵機兩架,及擊傷敵機一架,如此戰績,即使未能名列前茅,但進入菁英(Elite)飛行員行列中,已是無庸置疑的。

        戰後返國的朱斌侯,並未中止其航空生涯,又因緣際會的參與一個地方軍系航空組織的創建。當時控制上海的浙江督軍盧永祥之子名列當時「四公子」之一的盧小嘉,因羨慕張學良、馮庸等人會駕飛機,為趕時髦不干人後,也向法商訂購兩架飛機,並聘請朱斌侯擔任其飛行教練。

佈雷蓋十四型(Breguet 14)戰鬥轟炸機

        民國十一年,浙江省督軍公署再購法國飛機,連同前述的兩架,總共有六架「佈雷蓋」十四型(Breguet 14)戰鬥轟炸機,及四架「摩蘭.索尼爾」(Morance Saulnier)教練機,於杭州筧橋舊教場開闢機場,組設航空教練所,由朱斌侯擔任所長,這是浙江航空建設的濫觴。翌年,配合北京政府航空署創辦京--滬航空運輪線計畫,又於上海龍華開闢機場,建築棚廠三座。

        民國十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浙江航空隊正式成立,朱斌侯被授予上校官階,就任隊長。在劉佐成先生所編「中國航空沿革紀略」與「航空委員會」所編之「空軍沿革史初稿」中,有朱斌侯之名,因此被明確記載入史書中。

 

朱斌侯(右二)與法國飛行家喬冶.佩爾蒂埃.竇昔等人,合影於浙江航空隊的“佈雷蓋14”型飛機前。

        同年五月發生一段小插曲。法國飛行員喬冶.佩爾蒂埃.竇昔(Georges Pelletier Doisy),與機械師貝然(Besin)兩人向駕一架「佈雷蓋」十四型飛機,進行巴黎至東京的長途飛行紀錄,途經中國飛機故障迫降在上海跑馬場。在上海停留數日後,竇昔找到昔日戰友朱斌侯,在朱隊長的協助下,浙江航空隊慨然借出一架同型飛機,使竇昔得以繼續完成其行程。這架改漆法國標幟的「佈雷蓋」十四型機也成為第一架飛行他國領空的中國飛機。

        但盧永祥經營的浙江航空隊並末發揮其應有之效用。為爭奪上海地盤,直系的江蘇督軍齊燮元,聯合同軍系的福建督軍孫傳芳,夾攻皖系盧永祥,於民國十三年九月均至十月爆發戰事,史稱「江浙戰爭」。此役齊燮元並得其後台曹錕的協助,由保定航隊調派人、機組織江蘇航空隊,轟炸浙軍陣地,可惜的是,並未有資料提及浙江航空隊的飛機曾升空迎敵作戰。最後,盧永祥父子敗走日本,其航空隊也成為孫傳芳的戰利品,後來又納入國民革命軍的旗下,朱斌侯也被迫回到上海老家,從此未再復出航空界。

        也許是打擊甚大,當民國二十六年六月,國民政府軍政部「航空署」召開全國航空會議,聘請朱斌侯擔任顧問,但他卻稱病未予出席。不過另一份民國二十七年在武漢出版的「中國時人誌」中,時年五十三歲的朱斌侯表明,願投效空軍行列,從事機械地勤工作,共赴國難的心願。但這最後的願望似乎並未能實現,其名終為人所遺忘,竟至不知所終。也許上海「求新」造船廠檔案室中朱志堯家族訪問錄中會有解答,只是於今兩岸相隔,查證困難,有待日後有緣者來作為結尾。

        朱斌侯的境遇,使我們後人既感到慶幸,也感到惋惜。慶幸的是,他在一場不屬於中國人的戰爭中,向具有種族優越感的白種人面前證明:中國人並不是只能作苦力、挖戰壕,中國人同樣能夠操控精密機械,創下佳績,惋惜的是,以中國之大,在盧永祥垮臺之後,竟無其一展長才之處。蓋當時中國航空事業的領導機構北京政府的「航空事務處」或「航空署」,由於傅統門戶之見,以非「南苑」或保定航空學校出身者,除非有特殊管道或人背景,極難打進;其他各省或軍系自辦航空事業,也多有此傾向。

        如此,一位出眾的空戰英雄,竟不能將其所長,貢獻給苦難的中國。也許,不能貫徹「用人唯才」,始終是「有其他的考量因素」的用人理念,是早期中國軍事組織無法持續進步的原因之一。令人傷感的是,民國二十年代,新生的中國空軍的雛鷹在筧橋中央航空學校培青時,學生們課餘崇拜的對象,都是一些歐戰中德、英、法等國空戰英雄,如「紅男爵」厲秋芬等人,可是,竟無知曉這位中國籍的空戰英雄與筧橋機場的開闢者,遑論其事蹟與戰功。

        對筆者而言,恨生也晚矣,因為目前在圖書館翻閱昔日的「中國的空軍」月刊時,其中民國四十四年的某期,有篇專文介紹一位空軍修護單位的老前輩--錢成來班長。這位錢班長就是從浙江航空隊成立以來,直道到隨軍來臺,始終站在其修護的崗位上。若筆者早生三十年,也許尚能從這位錢成來班長的口中,得知一些朱斌侯乃至浙江航空隊其他的往事。或許,對一個讀史者而言,這樣的遺憾總是會經常出現吧!
(摘自中國的空軍708期作者:吳餘德)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空軍聯合作戰部隊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