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旋風式戰機保衛蘇俄之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一九四一年的八月裡,兩中隊英國皇家空軍的旋風式(Hurricanes)戰鬥機,外加另裝箱兩百架同型機,以遠征軍名義從英國運出。這是歐洲戰場德國向蘇聯進攻後,英俄兩國一項價值無可比擬的合作,其所造成的衝擊,不論在英國或蘇俄都非常強大而特殊。 然而歷史對此先頭計劃並未多加書寫--英、美兩國由莫曼斯克(Murmansk)及阿干折斯克港(Archangel),向蘇俄龎大補給的前鋒方面的紀錄卻付闕如。本文為前旋風機飛行員,現英國名作家戈萊(John Golley)親身經歷之報導。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在一九四一年下半年,進入了最緊要的生死關顛。當年的六月二十二日,希特勒未經宣戰,便以閃電戰侵入蘇俄,幾天之內,廣袤的戰線情勢大變,甚至軍事政治之情勢亦為之改觀!俄國人從各線向後敗撤下來。 這時,英國首相邱吉爾所受壓力最大,史達林緊急援助的要求,像疲勞轟炸一樣,每天在呼籲。史達林的訂購單,更像雪片一樣的飛來,其中包括:三千架航空機、成千上萬座的高射砲、噴火器、重量炸彈和原料等。除掉獅子大開口,一再需索根本不可能令其滿足的物賣軍火外,他還催促邱吉爾在歐洲開闢第二條戰線。老邱所能作的,只有鼓勵這蘇維埃領袖說,英國保證將盡一切力量幫助俄國就是。但如此大規模的援助,需要時間來組織安排,同時要美國人的參與亦為一大要素。 可是俄國人兵敗如山倒,情況一天比一天變得危急。邱吉爾發覺似乎應該作得更積極一點,以使史達林信服英國確是同情蘇俄之需。 七月下旬,為一次在北挪威與芬蘭的海軍行動,邱吉爾主動打電報給史達林說:「為求進一步發展,吾人正研究在貴國之莫曼斯克駐防些英國皇家空軍戰機。」 起初,英國人是把戰鬥機送去協防莫曼斯克港,以及以戰鬥機掩護英國皇家空軍在挪威沿岸的行動。後來,當然經過許多政治性的爭論與爭鬥之後,英國戰時內閣終於批准,用護航船隊運出兩百架裝箱的旋風式戰機,另外以四十架編成的兩個遠征軍中隊,飛去交給紅軍。 這些戰機之出現,當法國淪亡後,是為在荷、盧、比低地國戰場與英國戰場上致勝之主要內素。終於,軍事戰略家們得到一項結論,那就是任何進攻軍力,若要獲得成功機會的話,控制空域是絕對重要的。邱吉爾與各軍種將領們咸信,德俄之戰不過是僅把德軍鐵騎入侵英倫的時間延後一點而已,英國眼前的第一優先,應是將其英倫之戰中重創的空防予以重建,控制空域。 正巧,這時在中東戰線上,對戰機鬥之需,亦異常孔急,難怪要把二百四十架旋風式送到北方俄國,會引起激烈的爭論了。由於邱氏深信德國終將擊敗蘇俄,所以他認為盡力助蘇以牽制並瓦解納粹戰力,是一正確之策略。 撥交紅軍二百架旋風機任務,立刻擴展了遠征軍原來的範疇,因為已變成一個教導俄國人如何裝配、飛行和維護的訓練單位了。在大戰過程中,一共送往俄國的飛機超過一萬四千架之多,可以說是由此小小編制的遠征軍所領頭,並鋪好交接與訓練之路的。 一九四一年七月下旬,航空部將該計畫草案提出,邱吉爾指示空軍元帥波塔爾上將(Chief Marshal Portal)立刻實施。第一五一聯隊於焉誕生,僅僅三週之後,便整編完竣,並以護航艦送往北國蘇俄,以任何標準言,此種效率均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該聯隊共五十名官兵組成,英國皇家空軍將若干名在機械與通信方面極具經驗的官士,先行派赴莫曼斯克郊外的凡安嘉機場(Vianga),等待旋風中隊的到來。這兩個中隊的序列是第八十一中隊和一三四中隊,隊上全是在法國及英國歷經浴血戰鬥,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他們是駕駛具有十二挺機槍,使用勞斯萊斯式引擎的旋風式11B型機,從一艘義大利商船改裝的航空母「奧格斯號」飛來。其他主幹人員,則另由一艘昔日的郵輪「藍司提范堡號」裝運。 |
||
(英國皇家空軍服務遍地白雪的凡安嘉機場) | ||
整個計畫可謂賭博,依各種情況而言,對其最佳的形容詞應是:「邱吉爾不按牌理出的牌」!要知當遠征軍全無警覺、毫無作戰能力卻浩浩蕩蕩出航之際,其實肉眼便可看見德國戴埃特將軍(Gen, Dietl)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加強旅山地部隊,已沿著現代化公路,穿過岩嶺和灌木林,蜿蜒向莫曼斯克港開來。這時,戴埃特的大軍已達成功的邊緣,馬上便可佔頷海港,切斷俄國人的鐵路線。除開軍情緊急難測不談,遠征軍縱使趕到了,也無人能確知俄國人的反應究竟如何?更要命的是,皇家空軍中一共只有兩名軍官會講俄國話。 一九四一年九月七日,兩中隊旋風機自母艦起飛,在「凡安嘉」機場高階蘇俄官員所組的歡迎會面前降落。早餐便用牛排香檳款待,外加俄國的同志愛,毫無疑問遠征軍聯隊接受VIP的禮遇。大夥兒,好像看不見機場之西十二哩就是最前線,而戰況是節節失利之中。 九月十一日,這年的初雪已降落俄國的北部,但翌晨能見度非常良好。聯隊於是開始行動,派出巡邏飛行,從邱翁第一次拍電報給史達林,說起此一意願才僅僅六個星期。然而百密一疏,飛機上額外新装四檯機槍的撞針鍵,被留英倫未曾運來,因此飛行員們只得照老樣,使用八挺機槍算了。 頭一天的戰鬥便非常慘烈,聯隊的表現不凡,當天便揍下來三架Me-106和一架Henschel-126型機,旋風機才損失一架,向俄國佬證明,旋風機確實厲害非凡。 第二次巡邏又攻擊一架Me-110並將之擊傷。第六趟巡邏時,遇上四架Me-109護航的三架敵軍轟炸機,正飛往轟炸「阿干折斯克」途中,德國轟炸機一看見旋風式攔戳而來,立刻胡亂把沉重的炸彈拋掉,俾便逃命,致未造成任何損害。四架Me-109也一哄而散,鼠竄逃回。 聯隊出擊的戰果,致令邱翁龍心大悅,只恨自己當初沒送十二個甚至二十個中隊上去,而僅派了兩個中隊,組成聯隊的最起碼數目。英國旋風式戰機的此一出師大吉,引起高層蘇俄官員的興趣,一路蔓延到莫斯科的權力走廊。特別是即將有二百架之多的旋風機,要交付給俄國飛行員手中之時。 這時,主幹部隊「藍司提范堡號」亦在「阿千折撕克」港靠岸,有十五架旋風機要在此拆箱,再裝配完妥,飛到「莫曼斯克」。原因是一艘「奧格斯」母艦載不動全隊許多器材,如改在「莫曼斯克」靠岸也方便多了,可是由於莫港定期遭到德機轟炸,在俄國人反對之下,只好在阿港先裝配了。 木箱終於卸下船來,堆在港口附近「卡格奥斯楚夫」機場凹凸不平的泥淖地上,好多俄國佬跑來瞧熱鬧,其中還有些將軍呢!當裝配組人員動手工作時,才發現許多主要工具都遺漏了。像螺旋槳板鉗等都不見,反而帶來熱帶的引擎罩,要在北極圈內保護引擎。 好在全世界機械人員,對諸種困難彼此都有相同的體認。英國皇家空軍的機械官們很快便與蘇俄同行建立起良好關係,他們根據需要,在其工場中,便即席製造出必須的工具來。加用一隻大衣箱放在引擎下面,再把暖氣引入箱中,Merlin引擎便覺得暖和舒服多了。 首架旋風機裝配完妥的大日子終於來臨,汽油也如期運達。但隨同運來一隻軟鹿皮濾油漏斗和一具模樣兒滑稽的幫浦,那是用來就地在五十三加侖油桶裡汲取燃料的。引擎於八點三十五分靠電瓶來起動,一直看到滑油表指針移動(不得不用此法,因當地無法製造注油幫浦),終於引擎在歡呼聲中轟然轉開。 此時,莫斯科突然派燃料及滑油之機械人員來到現場,對油料提出數不清的問題。原因是英國在北歐戰場,一向使用辛烷號數較高的航空汽油,俄國人想知道有關此類的資料己非一日了。 接著數週,遠征軍一切進行尚順利,英國飛行員的戰績己增至十五架對一架旋風損失,由英國皇家空軍護航的俄軍轟炸機一架也沒損失。 |
||
(英國飛行員在防空疏散棚內待命出擊) (寒冬來臨前機場全是一片泥淖) | ||
一項特殊護航任務,對俄羅斯北面整個前線德軍之活動,產生戲劇性的影響。因橋梁為俄機轟炸之主要目標,白查摩河(現稱白紹基河)上,有一座一百碼長之木橋,俄軍準備將之摧毀。假如該橋能予摧毀一段時間,不論多久,都等於把德軍孤立於河對岸,糧草切斷毫無奧援。 攻擊於九月二十八日執行,據八十一中隊一位飛行員回到「凡安嘉」機場報告稱:進入投彈航線時,機群遭到強烈而精準的高炮火力,當轟炸機向橋頭俯衝,準備把五百磅重炸彈扔下時,高砲密度益形增大,河岸爆炸後升起層層的河水、泥漿與煙火,根本不可能看清木橋有無破壞。 不過德國歷史記錄的是,蘇俄轟炸機的吼聲與德國高砲聲才飄散開,河谷的整個隄岸忽然像地震似的開始顫動,在河流與北極海路間那一片寬達一千五百呎的土地,慢慢地移動起來,同時也在震動。這時千百萬立方碼的泥土開始崩滑,終於墜落在橋上,就像壓碎一座火柴棍兒所搭之橋梁一樣。 更壞的事接踵而至,「白查摩」河水看著就上升,淹沒了北極海路和周圍的地區,德國工兵很快就幹起活來,在可怕的極地風暴狂掃,使人目眩的風雪和徹骨寒氣,讓一切活動停頓的冬季降臨前,剛好完成一座新橋。 英國旋風式戰機在科拉半島(Kola)上空的表現,證明其優異的性能,一五一聯隊的出擊和了不起的戰績,已引起英俄兩國高級司令部之注意。最高階層亦於交換意見後,在倫敦與蘇俄同時向新聞界發佈消息,於兩國的攝影記者們遂經常造訪「凡安嘉」機場,報導東北戰場上英俄合作情況,正如邱吉爾爭取時間的賭博,直到補給護航艦船隊能夠派出,然後才回收利息。
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俄國冬天原已冰凍大地,籠罩著一層厚雪,氣溫低到華氏十度,聯隊便利用時間,集中力量訓練俄國空地勤人員,如何駕駛與維護旋風機。霍克廠(Hawker)的旋風機曾在崎嶇不平或泥淖地區起降過,如今又在全為凍僵的整塊雪沙大地上操作。Merlin引擎雖未經極地試驗,居然也從不含糊,甚至飛行員用冷引擎作緊急爬升也無問題。這些可靠對飛行員們的心理確實產生莫大的安定力量,因在那渺無人煙可怕的科拉半島凍原上空飛行,引擎故障無異是宣佈死亡。 雖有語言的困難,但雙方合作有長足之進展。當聯隊將旋風機交接之後,俄國飛行員們簡直迫不及待地要去飛它們。對他們而言,那太像跨上一輛馬力強大、有增壓器的流線型新跑車一般。在北極的嚴冬真正降臨,永恆的憂鬱襲來前,由俄國人服勤的三個俄國旋風中隊,已可完全派上用場,俄國第一批受訓的人員,也有足夠經驗以訓練他人了。一五一聯隊功德圓滿,於焉完成任務。 十一月接到消息,英國皇家海軍運輸艦即將駛來「莫曼斯克」,接運全隊回國,當最後一批人員登上「肯亞號」,抵達蘇格蘭的蘿西港(Rosyth),重返家園,時為十二月七日。 此一小型之英國皇家空軍遠征軍部隊,是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戰最艱苦的時刻,邱吉爾為爭取時間,一項成功的戰略,至於其在促進英俄關係方面之成就,更超出了一個遠征聯隊的範疇。 但令人吃驚的是,在世界大戰半途中,以一個英國皇家小小聯隊,在遙遠的蘇俄北疆前線,一方面作戰,一方面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援助計畫,卻從未見到俄國方面有任何感謝或讚揚。實在應該在全國性報紙或新聞電影中予以報導的,尤其是空軍官兵們最佳的傳統表現,真該頒授一枚「列寧勳章」(二次世界大戰中,俄國授予盟軍的惟一獎章),以表彰他們在蘇俄大戰史中應有的地位。 至於俄國人,在此一行動中獲得與盟軍共同作戰的空前機會,其在各項科技和戰術方面所學到的西方「知能(Know-how)」價值無算。如槍砲準星(相較之下俄國的粗糙極了)、裝甲、高辛烷汽油、雷達及無線電、裝配及維修戰機,以及空中纏鬥技巧等,收穫良多。 遠征軍為其後廣泛的大規模奧援計畫,打開一條大路,對大戰之結果是一主要之影響力,一五一聯隊完成如此高水準的作戰、訓練、補給,以及國際關係的先鋒任務,其表現從頭至尾,均可作為戰時空軍官兵的楷模,雖然當時他們未獲適當的表揚,然其在歷史上的地位仍是不可磨滅的。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空軍聯合作戰部隊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