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虎隊員符保盧烈士與奧運歷史

        第29屈奧林匹克運動會將於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在北京舉行。對於各國贊同中國能舉辦奧運會,除了是肯定中國的經濟發展,以達到國際先進國家之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國運動員之實力,也是讓每一個運動大國的所特別重視,皆認定為是最強的勁爭對手之一。

(符保盧烈士英姿)

        但奧林匹克運動會和二次大戰中國空軍對我而言,一是體育運動員一是戰鬥飛行員,完完全全兩回事,如何能扯上一起。直到收到吳緣大哥的來信,向我查詢有關“符保盧烈士”曾代表中華民國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運動員之事。對此我完全不了解,我只知道“符保盧烈士”是中國空軍官校十二期生,戰鬥機飛行員後因訓練時飛機失速而殉職,如此而己。

        感謝吳緣大哥將方軍先生所寫的文章傳寄給我,使我了解了“符保盧烈士”不平凡又短暫的一生,他為了保衛國家犧牲了生命,並僅僅是為家人帶來了悲痛,更是國家人才的一大損失。

方軍先生文章如下:

        美國援華空軍中美混合大隊飛行員符保盧參加過奧運會。這樣的消息,是美國飛虎隊飛行員吳其軺的兒子吳緣先生剛剛打電話給我的。奧運會在即,這樣的消息確實有時效性、有新鮮感、有魅力、有研究的價值。

        這個消息最早的挖掘者是個廣州叫王紫薇的小姑娘。王紫薇給我來電話,詢問「參加過美國援華空軍飛虎隊在空中與侵華日軍作戰的符保盧情況?」同時,她還詢問「是否知道符保盧參加過奧運會?」

        我告訴廣州小姑娘王紫薇:「你何不詢問在杭州91歲的美國援華空軍飛虎隊老兵吳其軺先生?」

        王紫薇給吳其軺打了電話,其結果振奮人心:「符保盧先生?我認識!」

        吳其軺先生說:「1936年,他和我同時考入空軍軍官校11期的學員。因為參加奧運會,經蔣介石親自批准,他退到12期。符保盧於1936年參加了柏林奧運會,是唯一進入決賽的中國選手。」

        91歲的吳其軺又聽到符保盧的消息,當然也高興萬分。這個美好的回憶,無疑是廣州的王紫薇小姑娘帶來的。如果問91歲的吳其軺:「剛才吃了什麼」他可能回想不起來。但是,問他:「70年前與侵華日軍空戰?他馬上進入狀態,有條有理、侃侃而談。」

        這件事情還動用了臺灣的「飛虎隊協會」的翟永華先生,經過他查詢,符保盧的詳細情況如下:

摘自「中國空軍忠烈錄」符保盧烈士資料:

        符保盧烈士,吉林省濱江縣人(今天的哈爾濱市)。生於中華民國三年三月十三日(1914)。在空軍軍官畢校第十二期驅逐組畢業。任空軍第四大隊少尉三級飛行員,派在美國駐華第十四航空隊服務。

        三十二(1943)年七月八日,烈士在四川巴縣白市驛駕機練習飛行,於轉彎時失速墜地,殉職。

        我又一次在電話中採訪了91歲的吳其軺先生。

        電話那頭,吳先生說:「符保盧烈士是第一批留學美國的學生,高級班接受P-39戰機訓練,受訓畢業返國後,派任空軍第四大隊,飛美新P-66型戰機。此時,正好美國十四航空隊成立,航空委員會應陳納德將軍要求,派中國飛行員前往支援,符保盧烈士等共有24位飛行人員,被派往美十四航空隊服務(飛虎隊),是直屬美軍作戰單位中的一位中國飛行員,符保盧烈士派往23大隊76中隊服務,接受P-40戰機訓練時失事殉職。」

        吳其軺先生還回憶:「1936年6月23日,中國體育代表團出發前,蔣介石偕夫人宋美齡在南京勵志社接見了他們,鄭重其事地訓話、授旗,並合影留念。」

        中國體育代表團成員,每人做了一身服裝。男上身為藏青蘭西裝、白襯衣、黑領帶,下穿白褲子、黑皮鞋;女上身亦穿藏青西裝,內著一件白旗袍,下穿一雙白皮鞋。每個人的胸前都佩有五環和CHINA的標誌。有了這身行頭,出色多了,真有一派大中華揮師下柏林的氣勢。

        有上千名群眾打著標語橫幅前來送行,上海警備司令部的洋樂隊也來助興,更有中國航空協會派出兩架飛機隨輪護航。隨著一聲汽笛長鳴,載有中國體育代表團的義大利郵輪康特福太號緩緩駛出吳淞口。

        吳其軺先生說:「由於侵華日軍佔領我國東北,使全國人民想的心頭籠罩上喪權辱國的陰影。蔣介石委員長批准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奧運會有雙重的意義,其一,是弘揚愛國的精神。其二,是通過體育運動,警醒國人,我們不是東亞病夫;我們要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我們不但要走出遠東競技場所,我們還要走向世界!中國體育界,終於從沉重的打擊下振作起來,重新走向一個比遠東運動會更廣闊的世界競技場。」

(前往參加柏林奧運會的隊員出國前,蔣委員長接見慰勉講話。)

        吳其軺先生回憶:「中國參加奧運會在72年前就振奮人心、引人關注。國人天天通過廣播和報紙,在看各種關於奧運會的報導。那時,中國體育代表團乘火車抵達柏林,受到海外華僑和留德學生的熱烈歡迎。中國23名運動員,包括一名女選手李森參加了田徑比賽,劉長春亦在其中。1933年,在第五屆全國運動會上,劉長春創百米10秒7的全國紀錄,這個紀錄平了當時遠東運動會紀錄,並一直保持到1958年方被解放軍選手打破。但在這屆奧運會的百米預賽上,卻成績不佳,僅以11秒4,比第10屆奧運會上的戰績還差。似乎是命運在作祟,接下來,其他隊員也一個個出師不利,接二連三在短跑、中距離跑、跳高、跳遠、鉛球、鐵餅、標槍等項目的預賽中被淘汰。另有50公里競走比賽和馬拉松比賽,中國運動員雖然都堅持到了終點,但名次排在最後。」

        吳其軺先生自豪地回憶自己的同窗好友時說:「中國運動員的名次都不太好,唯有我的同學符保盧成績極佳,給我們中國人增了光!添了彩!惟一名的隊員符保廬通過撐杆跳高預賽,成績為3.85米,進入了決賽圈。這位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是俄羅斯人的東北選手,頗有實力。他在國內集訓時的最好成績為4.015米,決賽時,也發揮得十分正常,但當高度升至4米時,連跳三次都沒有過,查其原因是竹竿不順手。原來,符保廬這次自己未帶竿,一直借用日本隊員訓練用的細竹竿。這根竿僅長4.15米左右,當跳躍4米時,就顯得有點短,加上助跑速度不夠,所以未能跳出最佳水準。」

吳其軺老先生不無感慨地回憶:

        72年前的1936年,他和我同時考入航空軍官校,是11期的學員。

        72年前,他為了國家的榮譽去德國柏林參加奧運會的比賽。

        70年前的1939年,他在空軍軍官畢校第十二期驅逐組畢業。任空軍第四大隊少尉三級飛行員,派在美國駐華第十四航空隊服務。

        65年前的1943年,他在四川巴縣白市驛駕機練習飛行,於轉彎時失速墜地,殉職。”

        在電話那頭,91歲的吳其軺先生用近乎沙啞的聲音向我喊道:「滄海桑田!碧血長空!有多少英雄為了我們的祖國現出了鮮血和生命呀!我們不能忘記他們!」

(作者:方 軍 2008年6月26日星期四)

第一個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 - 劉長春

(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

        1923年國際奧會提前在羅馬年會中,決定由洛杉磯主辦1932年第10屆奧運會,成為歷屆奧運會最早決定主辦城市的一次。

        1932年因日本扶持偽滿州國蓄意代表中國參加第10屆奧運會,在張學良的支持和幫助下,劉長春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唯一成員,成為中國首次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在他到達洛杉磯之後,美國報紙曾經刊登他的照片和介紹,圖片說明指他為四億中國人的唯一奧運代表。

        劉長春1909年出生於遼寧省金縣,擅長短跑。他的技術特點是步頻快、步幅大、動作向前性好1929年5月31日至6月2日,劉長春在瀋陽舉行的第14屆華北運動會上,一舉打破100米、200米和400米3個短跑項目的全國紀錄,成績分別是10秒8、22秒4和52秒4。

        當時這些成績非常令人鼓舞,因為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100米冠軍的成績也是10秒8。

        論實力,他已具備了世界水平,但由於25天的海上長途跋涉,他的體力和運動能力都下降了很多,到達洛杉磯的第三天即參加100米預賽,僅以11秒1的成績名列分組第五名,未能進入下一輪比賽。在200米比賽中,他跑出了22秒1的好成績,發揮了自己的水平,但僅獲分組第四名,也未能進入複賽。

        比賽結束後,劉長春因路費不夠,而無法回國,後來是在當地華僑的捐助下,才回到中國。

        1933年在第5屆全國運動會上,劉長春以10秒7和22秒的成績再創100米、200米兩項全國紀錄,奪得冠軍。其中10秒7的100米紀錄保持長達25年之久,直到1958年才被大陸運動員梁建勳打破。

        1936年劉長春第二次代表中國,參加第11屆奧運會,同樣由於28天的海浪顛簸,體力消耗較大,而未能取得好的成績。

        從30年代起,劉長春歷任東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東北中正大學體育助教、講師、副教授。著有《田徑指導法》、《田徑裁判法》等書。

第十一屆奧運會

(1936年柏林奧運會)

        柏林在1932年獲得1936年第11屆奧運會的主辦權,當時另外有西班牙的巴塞隆納、埃及的亞歷山大、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愛爾蘭的都柏林、意大利的羅馬和芬蘭的赫爾辛基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辦,到最後只有柏林和巴塞隆納競爭。

        由於柏林曾經被選為1916年第六屆奧運會舉辦地點,卻因為德國是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元凶,不但使得奧運會第一次因為戰爭的緣故中斷,德國也被停止邀請參加奧運會,直到1928年才再度返回奧運競技場。

        德國才獲選為奧運會主辦國,希特勒就在1933年奪取德國的政權,並且向外侵略的野心逐漸顯現出來,歐洲國家已經感覺到德國的威脅。而且國際奧會也得知,納粹對於奧運會相當反對,他們所主張的「亞利安優秀人種」,曾經大肆批評德國運動員在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與黑人同場競技,有損日耳曼民族的尊嚴。

        國際奧會觀察德國的政治形勢,是否可能會影響第11屆奧運會,在1934年召開年會時,特別討論是否仍交給柏林舉辦。決議組成一個特別調查小組,到柏林去實地調查,再做最後決定。

        調查小組由後來成為國際奧會主席的布倫達治 (Avery Brundage) 負責,他一貫強烈主張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兩者不應互相干涉。他到柏林之後,雖然看到納粹的種種意圖和做法,但是仍然相信希特勒有心把柏林奧運會辦好,因此向國際奧會建議仍維持由柏林承辦。

        希特勒也在布倫達治到柏林時,充分展現與過去不同的態度,向布倫達治表示將會全力支持柏林奧運會,也同意邀請猶太人參賽。他想利用奧運會來大肆宣揚法西斯思想,印了大批宣傳資料宣揚德國的繁榮與昌盛。

        為了讓世人知道希特勒的決心,德國特別還徵召僑居美國的奧運擊劍金牌得主Helene Mayer返國效力,她是一位猶太人。本來她不願意為希特勒效力,但是因為家人都在德國,她只好同意為德國出賽。雖然有這一個動作故意讓世人知道,但是也有在德國的優秀猶太運動員被故意排除在德國代表團內,例如當時非常有名的跳高名將Gretel Bergmann,就未能被選入。

(花費鉅資興建了一座史上最大的體育場,可容納10萬人,一座可容納2萬人的游泳池,還有其他的比賽場館,以及比洛杉磯更豪華的選手村。)

        由於希特勒的兩面手法,與德國相毗鄰的國家感受最深,也最反對德國主辦奧運會。1936年在巴黎召開一場保衛奧林匹克思想大會,歐洲國家包括法國、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瑞典、丹麥、捷克及英國等,以及美國代表,在會中大聲疾呼反對柏林舉行奧運會,他們支持由巴塞隆納來接辦。

        就在柏林奧運會開幕前兩個星期,7月18日有20個國家齊集到巴塞隆納準備自己舉辦奧運會,但是整個會場卻在前一天被人破壞,這次運動會也流產。不得已,包括美國在內的這些國家,還是參加了8月1日開幕的柏林奧運會。

  (8月1日奧運聖火到達柏林奧運會體育場)             (奧運會開冪式,國際奧會成員和希特勒步入場)

        希特勒8月1日的開幕儀式上宣佈本屆奧運會開幕,點燃奧運聖火的是德國的田徑運動員弗裏茨.希爾根,而代表運動員宣誓的是另一位東道主運動員魯道夫.伊斯邁爾。

中國正式組隊參加奧運會

        在上屆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在日本人的脅迫下,首次參加了奧運會,當時代表團只有6人,運動員僅有劉長春1人。

        1936年柏林奧運會,中國首次正式組隊參加奧運會。總共有69名運動員參賽,其中女運動員2名,參加了田徑23人、拳擊4人、舉重3人、游泳2人、自由車1人、足球22人及籃球14人等,6種運動的比賽。

        另外,還派出了一隊武術表演隊 (男6人,女3人) 和一個體育考察團 (男32人、女2人),隨代表隊參觀奧運會,並赴歐洲各個國家進行體育考察。代表團由王正廷擔任總領隊,馬約翰擔任總教練,組成了150人的代表團。

        為了準備參加這次奧運會,在青島開辦了暑期訓練營,挑選並培訓全國各地的優秀選手,並展開了各項選拔訓練工作。隨後,又在北京的清華大學針對田徑和籃球比賽項目實施集中的訓練。

        由於當時中國固步自封,體育發展相對落後,又是首次正式組團參加奧運會,缺乏經驗,徑賽在初賽時即紛紛落選,田賽只有符保盧一人通過了撐竿跳高合格賽,但在決賽中仍落選。

        中國首次正式組隊參加奧運會,在時間上比歐美體育發達國家晚了足足有40年,就算是在亞洲與印度 (1900) 、日本 (1912) 、菲律賓 (1924) 參加奧運會的年代,也晚了很多年。當時的中國,國內政局不穩,訓練和比賽的經費也不足,很難培養出高水準的運動員。參賽本身,就看到了差距,另外也增長了見識。本著重在參與的奧林匹克精神,中國首次派隊參賽就是往前跨了一大步,是中國體育融入世界體育大家庭開端,也是中國體育走向強盛的重要一步。

(此文稿摘自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網站)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空軍聯合作戰部隊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