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之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正慘烈的進行著,德軍以雷霆萬鈞之勢,用「閃電戰術」橫掃歐洲大陸,所向披靡,僅一水之隔的英倫三島,也面臨九百年來首次遭受外敵入侵的生死存亡關頭。一九四○年八月「英倫之戰」爆發,英國皇家空軍經過三個月頑強抵抗勇敢戰鬥,粉碎了德軍的入侵企圖,為戰史中單獨經由空中戰鬥,力挽狂瀾,捍衛國家安全的最具典型戰例,實足給世人、尤其是空軍激勵學習。

        德國在一九三三年希特勒繼任總理後,倡導「納粹主義」,強化軍備,擴張領土,進軍萊茵河非軍事區,併吞奧地利及捷克。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於焉爆發。波蘭抵抗,不足一月滅亡,丹麥、挪威亦相繼不保。一九四0年五月盧森堡戰鬥一日,荷蘭、比利時五天內淪陷,二千餘萬英、法西歐殘軍,自敦克爾克倉皇撤退,武器裝備盡失;七週後,法國戰敗投降,整個歐洲在德國鐵騎下顫抖,僅孤懸海中的英國倖存,但入侵戰爭已迫在眉睫。

        風雲人物邱吉爾在一九四0年五月繼任首相,六月四日在國會發表著名演說:「…..我們將在海灘、田野、山巒、街道、登陸地點戰鬥….英國決不投降。」此時陸軍雖自歐陸撤回,但武器裝備急待補充,準備在登陸灘頭與入侵敵軍決戰,強大英國海軍艦隊雖欲擊退來犯水上兵力,但卻飽受戰績輝煌、所向無敵的德國空軍威脅,勝敗尚有疑義;僅皇家空軍,士飽馬騰,嚴陣以待,準備來犯敵人,一決雌雄。

        德軍征服歐洲的軍事作戰,由共約八百名軍官所組成的參謀本部計畫指揮,他們思考縝密,計畫周詳,膽識過人,訂名為「海獅作戰」進攻英國計畫,亦甚完備;先期作戰以擊潰英國空軍戰力,取得空中優勢為主要目標,陸軍登陸部隊方可安全乘船艦橫渡海峽,否則在水面遭受來自空中攻擊,運.輸艦隊及登陸部隊會無防禦及反擊能力,將產生嚴童後果,八月十三日德軍訂為鷹日,攻擊啟始,「英倫之戰」正式展開。

(為英國建立戰功的噴火式戰鬥機)

        防禦英倫三島之皇家空軍主力為戰術司令部,擁有五十二個戰鬥機中隊,使用「噴火式」及「颶風式」戰鬥機,裝置0.三0機搶八挺,升限三萬呎,最大空速三百五十哩/時「颶風式」略低。戰役期中飛機損失問題並不嚴重,因飛機製造工廠全能開工生產,補充不虞匱乏;令人擔憂者為飛行員,約千人左右,是分屬約十個不同國籍的雜牌部隊,在歐洲大陸被擊潰後亡命英國參戰,如有傷亡,補充不易,英國籍飛行員,多為剛步出校園的年輕人,無作戰經驗,但他們為國家及個人的生死存亡,勇敢加入戰鬥行列。

        除了戰鬥部隊外,戰術空軍司令道丁元帥建立了一嶄新的防空作戰指揮管制系統,沿海設置了二十七座遠程雷達站,涵蓋一百一千哩距離、一萬五千呎以下空域;另二十七座低空雷達,觀測五十哩內、五百呎以下近程領域。此外還有一千個目視守望點,三萬名觀察員,以目視發現來犯敵機。電信監聽單位此時已能破解德軍密碼,守聽無線電通訊,所有資料傳送至指揮中心,及相關四個戰區的作戰中心,發現來犯敵機,下令戒備之戰鬥機起飛迎敵,雷達發現敵機約在十五分鐘前,飛越海峽約六分鐘,有足夠預警時間起飛接戰,此一作戰管制指揮原則,迄今仍為世界多國空軍運用。

        戰鬥機起飛後,由雷達引導至有利之攻擊位置及高度接敵,然後飛行員完全憑藉個人飛行技術及勇敢旺盛的戰鬥精神,與敵機作你死我活的空中格鬥,油料彈藥耗盡後。降落補充,喝杯咖啡,起飛再戰;一日之內常有升空三、四次者,至黃昏後,這些年輕體健的飛行員,亦均已精疲力竭,除以美酒慶幸自己生還,酣飲入睡,翌日再戰,整個戰役一中該兩型戰機,損毀者近千架,受創兩百三十餘架,可想及戰況之激烈,甚至邱吉爾首相亦不禁慨然歎出一名言:「在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多人,要感念這麼少的人!」

(Bf 109是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數量最大,空戰王牌皆是駕駛,也是二戰時期最有名的機種之一。)

        德國空軍使用米塞BF-109、101戰機,性能較英機為優越,火力亦較強,飛行員能征善戰,為歐洲天空的沙老將,從八月戰役正式展開,空軍元帥哥林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空中英雄經驗、軍事專業智能,訂定作戰目標為擊潰敵戰術空軍,為一明智正確之軍事決策。

        於是首先對戰術空軍展開猛烈攻擊,除戰鬥機間的空中戰鬥外,轟炸機在戰鬥機的掩護下,攻擊機場、雷達站、飛機製造廠等主要目標,雙方戰法亦迭有改進,戰鬥機三機編隊演進成兩機為一小隊,四機為一分隊,即在此戰役中應用,各國空軍皆沿襲採用至今。戰鬥中雙方損失相當,德軍優越戰機性能及員素質並發揮,因掩護在較低尚度低速飛行的Domler17及Jumkers88等轟炸機,而犧牲了其原有的優勢性能,但英方地面機場、雷達站、工廠等亦損失慘重,如德軍堅持其作戰目標不變,「英倫之戰」勝負尚難論斷。

        八月二十五日,英國空軍對拍林作騷擾性轟炸,希特勒在盛怒下命令改變作戰目標,轟炸城市及平民,欲瓦解英國人的戰鬥意志及心及精神士氣,迫使放棄抵抗投降。英國人素以堅忍、沈著、頑強等性格著稱,倫敦、伯明罕等各大城市遭到猛烈轟炸,大火延燒數日不熄,皇宮、國會、西敏寺等歷史古蹟建築皆受損,然英國人仍沈著應戰。

        九月十五日,英國號稱該日擊落德機一百八十五架(實際為五十八架),德軍損失慘重,被迫改變戰術,進行夜間空襲,戰果雖不及白畫,英方亦反擊無力,該時戰鬥機並無雷達裝置,黑夜無法目視敵機,環繞城市之高射砲火,雖發射大量彈藥,效果有限,德軍轟炸間歇進行至來年,但對戰局已無顯著影響,由於政局的演變,希特勒的目光轉向東方,進攻蘇俄的巴比羅莎(Barbarosa)作戰計畫,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西線戰事亦稍緩和,由於始終無法擊潰英國皇家戰術空軍,獲得空中優勢,德軍被迫擱置「海獅作戰」。

        一九四0年十月三十一日,英國官方宣稱「英倫之戰」終止,一九四一年六月,德國大軍揮師東向,進攻蘇俄,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入另一階段。

        「英倫之戰」去時已久,幾乎為世人所遺忘,但今日世界局勢的形成。「英倫之戰」的成功實為一轉捩點,意義重大。該戰役中,英國戰術空軍的勇敢戰鬥,捍衛了國家的獨立自由,未被敵人征服占領,而戰術空軍的作戰,係由數百名年輕飛行員所遂行,英國人在歐洲大陸友邦盡失,由於不願被外來強權征服統治,激發出強烈的愛國情操及堅定決心,即使單獨作戰,一無勝算,也要勇敢戰鬥下去,寧可作戰失敗,決不放棄投降,終於贏得最後勝利,令世人讚歎不已。
(摘自中國的空軍 作者:文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空軍聯合作戰部隊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