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飛行員在淞滬會戰中對日軍的孤獨的空戰
1932 年 1 月 28 日,日本以莫須有的藉口發動陸海軍兵力悍然向中國上海大舉進攻,由此爆發了著名的淞滬會戰。在這場規模較大的會戰中,發生過一次極不尋常的戰鬥:1932 年 2 月 22 日,日本第一航空戰隊(航空母艦“鳳翔”和“加賀”的海軍航空兵組成)中“加賀”號航空母艦的攻擊機隊和戰鬥機隊已經轉移到上海公大紡織廠內的機場,以此為基地準備向中國軍隊施加壓力。當天派出的兵力為 3 架十三式艦攻(艦載攻擊機)和 3 架三式艦戰(艦載戰鬥機),這兩種飛機都是單發雙翼機。其中十三式艦攻乘員為 3 人,一號機駕駛員為崎長嘉郎中尉、投彈手位置上為小谷進大尉、電信員兼射手為佐佐木節郎一級飛兵(一等兵);三式艦戰為單座,戰鬥機隊一號機為生田乃木次大尉,其餘 2 架由武雄一夫一級飛兵和黑岩利雄下級飛曹(下士)駕駛。 整個六機編隊由小谷擔任總指揮,書面上的出擊目的是對蘇州進行偵察,但實際上攻擊機攜帶著彈藥,隨時準備對中國軍人和平民下手,同時他們也得到提醒:3 天前曾有一架美制波音戰鬥機對“鳳翔”號的戰鬥機進行了攻擊。 2 月 22 日下午 16 時過後,小穀機隊的六架飛機飛臨蘇州機場上空,和事先得到的警告一樣,一架孤零零的波音戰鬥機向編隊猛撲過來!日軍攻擊機隊在 900 米高度向左轉向,而戰鬥機隊在 1,500 米高度右旋並向波音飛機俯衝下去,拉開了空戰的序幕。 這架波音飛機的型號是波音 XP-925A,為波音 218 的改型。飛行員羅伯特.蕭特(McCawley Robert Short)是美國陸軍預備役中尉,從軍隊出來之後一直為航空公司擔任試飛員,他曾經計畫飛越太平洋,並且在1937年到日本進行過嘗試,可惜失敗了。 |
||
波音 218 的美國陸航型號是 P-12,工廠型號 XP-925,出口到中國的這架是改進型 XP-925A。 |
||
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時,蕭特正受雇于商人蓋勒(L.E.Gale),蓋勒是波音飛機的進口商,他與中國國民政府的關係密切。這架波音 XP925A 經過了緊急武器加裝,蕭特的任務是將它開到南京去,中國政府希望將它作為一個試驗平臺而為中國的航空工業積累一些技術經驗。 1932 年 2 月 19 日,蕭特在上海北部的南翔鎮上空遭遇了日本“鳳翔”號航母戰鬥機隊的 3 架三式艦戰,由於日軍肆無忌憚地對非軍事目標和中國平民進行攻擊,憤怒的蕭特當場開火擊傷一架日軍戰鬥機。 讓我們回到 2 月 22 日的戰鬥中:日軍黑岩利雄駕駛的三式艦戰首先從上方對正在爬升的波音機開火射擊,由於距離太遠,子彈全都落空。蕭特的眼中並沒有日軍戰鬥機,他直接向攻擊機隊發起進攻,在爬升越過攻擊機的刹那打出一個連射。波音 XP925A 輕巧的機身在一次盤旋之後就咬住了小谷座機的尾巴,從後上方進入攻擊。十三式艦攻的敞開式座艙串列佈置,從機頭開始依次為駕駛員、轟炸手(小谷座位)、機槍射手,它的機槍只能向後方射擊。
佐佐木在 400 米距離上向蕭特開火,其餘 2 架艦攻也同時射擊,蕭特直到極近距離才開始射擊,他的火力集中在小谷的一號機上,直到距離 20 米的時候才停止射擊。波音機被命中多發,油箱部位冒出了白煙,他從小谷機下方 10 米距離左右掠過準備脫離戰場,正在此時生田乃木次和武雄一夫的 2 架三式艦戰從後方偷襲,集中火力全部打在駕駛艙部分,蕭特在空中捐軀,享年二十七歲。波音飛機在烈焰中向右傾斜,最後墜落在河中。 一場空戰歷時不到 2 分鐘,而日軍很快便發現小谷已經死在座位上,射手佐佐木被打成重傷。對於日軍的傷亡狀況,同在“加賀”飛行隊的另一個小隊長-安延多計夫大尉在戰後公佈的日記中有所記載,當天他在公大機場裏待機,並沒有參加戰鬥。 安延在 1932 年 2 月 22 日的日記中寫道:“…傍晚,生田乃木隊首先歸來,報稱擊落了一架飛機,機場上響起了狂呼,而小谷隊的歸來則是令人沮喪的。先下機的是射手佐佐木一飛兵,他的左腿被子彈打穿,脛骨粉碎。然後是指揮官小谷大尉被抬了出來,他的頭部全部變成了紅色,我以為他也是重傷,後來才知道早就死了…根據參戰隊員的描述和戰鬥報告,對方飛行員發揮自己飛機優異的機動性,從前下方和後上方進行了攻擊。在最後一次交火中,佐佐木打完了一個彈夾,在交換彈夾時小 谷被擊中。”經過檢查證明,小谷遭受的致命傷是從左眼穿入並且從後腦穿出的一顆子彈,這一彈結果了他的性命,屍檢另記錄在其左右胸各被擊中一彈並且都貫穿。小谷死于蕭特從後方發起的最後一次攻擊,他當時正回頭觀看佐佐木的射擊。 根據日本人的觀點,戰鬥中的最高指揮官死亡等於“大將被斬”,不論對方的情況如何,都被認定為失敗。為了挽回一點面子,侵略上海的日軍第三艦隊司令野村吉三郎於 2 月 22 日當天就匆忙在旗艦“出雲”號上發表了一個獎狀,日本海軍省在 23 日也給小谷發了所謂的授勳公報。然而,日本海軍對此次戰鬥的實際反應是惱火加緊張:在日軍已經取得制空權的情況下,一比六的飛機數量,早已有準備的戰鬥打成這副德行,令自視甚高的日軍飛行員大丟面子。在戰鬥結束後他們曾經為“誰擊落了波音”而大吵一架,戰鬥機隊認為:“是我們打下的。”而攻擊機隊則譏諷戰鬥機來得太晚,是他們的尾部機槍集中射擊擊落了蕭特。 而其實日軍隊形並沒有失常,戰鬥機“來得太晚”實際上是由於波音機的速度飛快所致。對比兩者的性能指數可以看出:三式艦戰引擎功率 420 馬力,最大速度 238 公里/小時,在 6 分 38 秒內可爬升到 3,000 米高度;而波音 XP925A 的引擎功率 450 馬力,最大速度 253 公里/小時,在 10 分鐘內可爬升到 5,486 米高度。在爬升率上,波音 XP925A 對當時日本海軍主力戰鬥機三式艦戰佔有絕對優勢。在 2 月 19 日的一對三空戰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安延多計夫回憶道:“三架三式艦戰在 1,500 米高度進入戰鬥,波音機迅速爬升,當三式艦戰爬升到 3,000 米時,波音機已經達到 3,500 米高度並且轉入俯衝攻擊,利用速度脫離後再次重複。經過多次攻擊,三式艦戰始終無法抓到上方的有利位置,所茂大尉(長機)被迫率隊放棄戰鬥,結束了5分鐘的戰鬥。”事後檢查發現所茂座機螺旋槳被命中一發、機翼也被 2 發子彈打穿。而安延本人後來也曾經試飛過波音 218 戰鬥機,他的評價是:“和寒酸單薄的三式艦戰相比,這才是真正的戰鬥機!” 這場空戰對日本的航空業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十三式艦攻是由三菱公司聘用的英國工程師施密斯設計的,於 1924 年完成列裝,由於此年日本年號為大正十三年,因此稱為十三式艦攻。三式艦戰則是中島公司模仿英國樣本製造的,於 1928 年正式列裝,由於此年日本年號為昭和三年,因此稱為三式艦戰。2 月 22 日的空戰證明了這兩種飛機的落伍和失敗,而 30 年代的海軍協議對日本的主力艦噸位進行了限制。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日本海軍把海軍航空兵當作填補主力艦空缺的一種手段,因此儘管當時仍有大量的大艦巨炮主義者充斥在日海軍省,日海軍航空本部還是得以制定了所謂的“航空技術自立計畫”,在航空本部長安東昌喬(中將)、本部技術部長山本五十六(少將)和總務部長前原謙治(少將)的推波助瀾之下,於 1932 年 4 月 1 日在航空本部的廠內召開了日本各大飛機和引擎產業的集會。海軍指定的 4 家軍機廠家:三菱飛機公司、中島飛機公司、川西飛機公司和愛知鐘錶電機公司都出席了這次會議,而三菱派遣的機身設計課代表中有一個叫掘越二郎的新人,他將在這裏拿到自己的第一份項目(七試艦戰,後失敗),成為他通向三菱首席設計師的敲門磚。 而在中國,國民政府給予蕭特英雄稱號和隆重的葬禮,葬禮在他陣亡一個月後舉行,以便蕭特的母親和弟弟從美國趕來。葬禮當天,有 50 萬中國百姓為這位偉大的朋友扶棺送行!蕭特被安葬在虹橋機場附近。之後,國民政府增加了對波音飛機的訂單。 羅伯特.蕭特成為中國抗日空戰中第一位捐軀的外籍人士,而小谷進則是日本海軍航空兵在戰鬥中被擊斃的第一人,生田乃木次則被認為是日本海航第一個有擊落記錄的飛行員。生田乃木次後來改為駕駛零式戰鬥機,日本戰敗時為少佐(少校),戰後開辦了 3 家幼稚園(此人的名字比較怪,姓“生田乃木”,名“次”)。而黑岩利雄後來長期擔任教官,坂井三郎是他的學生之一,黑岩在戰爭中以飛曹長(上士)軍銜退役後在民營的日本航空公司當飛行員,1944 年 8 月 26 日在馬來半島運輸飛行時失蹤。黑岩利雄常對學員提到蕭特,並且承認他是“一個勇敢的人”。 而蕭特當時為何脫離編隊獨身行動,一直眾說紛紜。下面這個原因似乎更有說服力:戰後為了整理一些回憶錄和細節,生田乃木次曾經拜訪過蕭特的弟弟,在談話中生田乃木提到當時蘇州火車站正有一列滿載婦女兒童的難民列車發車出站,蕭特是為了保護她們不被日軍攻擊而挺身出戰的。 英雄不是水銀燈下的表演家,也不是高舉旗幟的木雕泥塑-為了作為人類的尊嚴,以正直的心燃燒自己的生命,才是真正的英雄。 (摘自網路文章 英雄血-不尋常的空戰)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空軍聯合作戰部隊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