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義大利襲擊美國的“偉大”計畫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形勢隨著美國的參戰發生大轉機。由於美軍1942年6月在中途島海戰和1942年11月在北非先後挫敗了日本海軍和納粹德國的進攻勢頭,使戰爭的天平向著有利於反法西斯盟國的方向傾斜。為扭轉頹勢,德意日軸心國集團孤注一擲,妄圖以空襲美國本土的方式釜底抽薪,挽救戰場上的敗局。

        義大利空軍1942年5月曾遠襲埃塞俄比亞的阿斯馬拉。1942年6月到7月間完成從羅馬至東京的往返飛行。這兩次飛行的成功使得義大利空軍上層軍官產生了更加大膽的設想,其中包括從空中打擊美國的心臟地帶。

        根據義大利雜誌的一篇報導,1942年春天,比亞喬公司的資深試飛員尼古勞.拉納在公司總設計師喬瓦尼.凱西拉吉的幫助下,上書義大利空軍部,要求駕駛專為破紀錄飛行設計的P23R型遠端飛機空襲紐約。P23R是一種大型六發動機飛機,動力為六台比亞喬PXIRC40發動機。該機的載荷達到5000公斤,由兩名駕駛員坐在兩個獨立的駕駛艙中駕駛。

義大利空軍所研發P23R是一種大型左右各三發動機飛機

        根據拉納的構思,他將和他的老搭檔馬里奧駕駛滿載燃料和1噸炸彈的P23R在超重狀態下起飛,隨後用六台發動機在巡航速度下飛行,隨著燃料的逐漸消耗,他們只需開動兩台發動機就可維持一定的飛行高度。麻煩的是,以P23R的航程不足以往返跨越大西洋遠征美利堅的行動。拉納設想:在完成轟炸美國的任務後,P23R將在大西洋中部迫降,由事先潛伏在那裏的義大利潛艇將機組成員接回。

        不過,參與研討的義大利海軍對這個行動計畫並未認真對待,導致後來空軍試圖轟炸美國的傳聞滿天飛,甚至一份美國報紙都聽到了風聲,他們在報導中繪聲繪色地寫道:“我國在巴林群島的煉油廠即將遭到在海上由潛艇加油的義大利遠程轟炸機的襲擊,人類歷史上少有的大航程飛行將使得戰火蔓延到波斯灣。”在同一篇文章中,美國人甚至對義大利人尚在論證階段的計畫細節和資料都瞭若指掌。

        眼見偷襲美國的計畫已被搞得滿城風雨,義大利空軍便以拉納不是軍人,其平民身份不適於參加軍方行動為由,駁回了拉納的計畫。

“藝術國度”計畫

        就在拉納提出偷襲美國計畫的同時,包括義大利工程師阿爾曼多.巴蘭卡和曾參加遠航日本行動的普布裏奧.馬吉尼上尉的另一組更專業的人員提出了第二個利用飛機偷襲美國的計畫。從1942年起,義大利空軍一直在研製可對美國進行轟炸的洲際轟炸機。義大利空軍將這個計畫命名為“藝術國度”計畫。

        該計畫預計使用裝備四台發動機的Z511型水上飛機或SM95型陸基轟炸機對美國本土進行襲擊。 

        1943年1月11日,比亞喬公司發動機生產部門的主管沃羅上尉同工程師巴蘭卡和試飛員烏裏維一起赴蒙法爾科內研究Z511水上飛機的操作問題。隨後,Z511又被運到維尼亞迪瓦萊進行一系列的發動機油耗測試。

        2月7日,義大利將軍艾拉爾多在其主持的一次會議中透露:義大利空軍計畫,由被軸心國佔領的法國城市波爾多出發空襲美國。義大利的潛艇將在大西洋中部靜候這些飛機,為它們加滿足夠完成任務的航空油料。不過,由於在波濤洶湧的大西洋開闊水面上降落面臨太多的變數,而嚴格的無線電管制又讓機組和補給潛艇無法找到確切的會合地點,水上飛機方案最終被義大利軍方放棄。

        1943年5月,義大利軍方等待良久的陸基轟炸機SM95試飛成功。聽到這個消息後,巴蘭卡馬上造訪了飛機製造廠,並按照任務要求向廠家提出了一系列修改意見,如重新設計飛機的某些系統,重新安排飛機的儀錶和燃料箱等等,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將SM95的航程增加到1.2萬公里左右。 

        此後,這個計畫又做了多處修改,如投擲炸彈改成了在紐約曼哈頓上空撒下宣揚軸心國正義性和法西斯理論、要求意裔美國人在整個美國引發騷亂反抗政府等內容的傳單。由於計畫被不斷修改,以至於當1943年7月25日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權倒臺時,SM95的組裝工作仍沒完成。同年9月2日,SM95被送到戈多尼亞進行測試,幾天後,義大利宣佈停戰。

        多年後,巴蘭卡在一次談話中透露,當時義大利軍方甚至連完成跨越大西洋飛行的機組成員人員名單都已經擬好,駕駛SM95的飛行員是羅西中校或德.佩特裏斯上尉,而Z511的駕駛員是烏裏維上尉。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空軍聯合作戰部隊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