筧橋中央航空學校歷史輯要

        筧橋中央航空學校,於1931年建立,是美國“協助”南京國民政府建立空軍的重要基地,是一個有名的軍事航空學校,是國民黨中央空軍的搖籃。教學設備、教練飛機、教具、各種技術教室、實習廠、空中戰鬥射擊和轟炸演習場等,都是現代化的。但都是美國式的,教學方式和飛行有關各種規模也是美國人定的。美國空軍上校裘維德作總顧問,少校羅蘭作飛行技術主任,有十二名美國飛行教官,五名美國機務員。學校的教育計畫和技術措施等等,經總顧問同意才能執行,學生的升班,分科或淘汰大權,全操縱在美國人之手。校內校外,到處說的是美國話,尤其是在飛機場上,中國話反似不通用的。我在該校任教多年(一至七期),因為我是留學日本學習空軍軍事高等技術的,最初認為美國的飛機是好的,裝備是精良的,但教學方式尤其是空中戰鬥射擊、偵察和轟炸的高級教學方式,是落後的,我心中不願採用美國方式。由於上級號召,日久也習慣成自然了。這說明筧橋中央航空學校的一切,都是接受美國人指導的,實質上是美國在東亞建立了的一個航空學校。

民國17年10月,航空隊於南京中央陸軍官校成立,爲空軍筧橋航學校之前身。

        學校組織機構和主要負責人校長:蔣介石。副校長:毛邦初,浙江奉化人,與蔣介石同鄉,黃埔軍校三期學生,曾在蘇聯學習航空知識,航空技術水準上中等,粗通俄語,而英語頗流利。性情沉著,對人還算忠厚。對空軍人員訓練和各項建設,出力相當大。

        政訓處:內設理論教學科和思想教育科。

        處長蔣堅忍,浙江奉化人。有人說他是蔣介石的堂侄,我問過他,他說不是。為人外柔內剛,名位思想特別重。他本來是職業政治工作者,加入第五期學習飛行,企圖列入空軍人員的行列,因未經過飛行體格檢査和高中以上學科考試,在教務會議上未能通過,但由於代校長周至柔的支持和他向各負責人的活動又得到蔣介石的批准,他也隨同五期畢業了。他對空軍各項基本技術,如機械方面的發動機學、飛機學、空氣動力學:空戰方面的空中射擊、轟炸、偵察等,都未學到,而也同學生一樣取得了飛行資格。1937年初,他就升任為副校長。蔣介石提拔嫡系就是這樣的。

        政治理論教學科長徐鶴林,浙江人,理論教官張韶舞、周禧等。張安徽人,周江蘇人。

        思想教育科長沈開寰,政治秘書蔡竹屏,都是浙江人。

        教育處:內分教授科和飛行科。處長黃毓沛,廣東人,留美華僑,學飛行的,又到蘇聯留學,因在國外時間長和中文程度較差,所有教育計畫,教學佈置,都是教授科承辦的。

        教授科:內分發動機組,電氣通信組,空中轟炸組,戰鬥射擊組,偵察照相組,飛機裝備和儀錶組,體育組等。

        教授科長孫炎,河南人,東北航空學校學生,選送目本留學的。是張學良的舊部。

        發動機組長饒國璋,江西人,留法學航空機械。

        電氣通信組長尤嘉璋,浙江人,上海無線電學校學生。

        轟炸組長王衛民,東北航校學生。

        戰鬥組長王清茂,偵察組長王再長,都是東北航校學生。

        飛機組長項惠民(留法)。體育組長徐汝康(中大體育系)。

        主要技術教官有楊相林(留法)、薑廣仁(留法)、王聚有(東北)、朱玉堂(東北)、侯競(留日)、郭力三(留日)、姜長英(留美)、任墨林和任茂林(華北工大)、周鴻濤(浙大)、趙永貴(東北)等。

        飛行科長曹文炳,河北人,南苑航空學校學生。主要飛行教官有邢利剷非(東北航校)、胡家梅(留美)、王(後改名王叔銘,留蘇)、高志航(留法)、石友信(留蘇)、陳棲霞(雲南航校)、王天翔(航空班學生)、胡偉克(航空班)、陳嘉尚(航空班)、徐縉典(留日)、王星垣(留法)等。

        學生總隊:內分飛行區隊,主要是管理學生生活起居的。總隊長龍韜,江西人,黃埔軍校二期。總隊副闕淵,浙江人,黃埔二期。

        航空醫官:航空體格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因此,航空醫官是一個重要組織。根據各期招生的身體檢查情況,投考學生平均只有20%左右能及格。不但入學考試時檢查嚴格,而擔任飛行任務中的飛行員,每年也要定期檢查。身體一發生毛病,隨時有被航空醫官撤銷飛行合格證,停止飛行的可能。當時的航空醫官有馮邦勳和袁景仲等。

        校長辦公室:內設秘書室、醫療科、總務科和財務科等。高級班:是調訓各空軍部隊飛行員的。

        主任由副校長毛邦初兼任,後任晏玉琮為高級班主任。晏原是空軍第一隊隊長,雲南航校學生,是何應欽的貴州同多,1927年就由何應欽調到北伐軍空軍司令部,1947-1949年任國民黨西南空軍司令。為人機智,魄力強,思想比較進步。

        偵炸班:是訓練空中偵察員和轟炸員的,由各部隊調來的飛行員,通過體格檢査認為不適合駕駛的,或飛行學生在學習中有不適合培養駕駛員的,都編入偵炸班學習。

        偵炸班主任由教授科長孫炎兼任,這班同學因失去駕駛員資格,而只能坐在飛機後艙為空中勤務,大多數是不安心學習的。政訓處雖協助我做了不少思想教育工作,但教育為誰服務的方向不明確,或者說是無靈魂的推動學習,工作是相當艱巨的。後因有些科學技術,引起了部分學生的興趣,才勉強訓練畢業。

        航空機械班:與第二期飛行學生同時,還招收了一班機械學生35人,人學程度是高中畢業以上,是培養航空機械員的,學習期限也是三年。

        機械班主任由發動機組長饒國璋兼任。饒工作負責,教學熱忱,成績相當突出,當飛行學生投入機械實習時,已能幫助做好實習準備,作輔導員了。

        教學和修配設備也是相當完備的。設有修理和裝配工廠,發動機和機體實習廠,無線電通信實習室,空中轟炸預習塔,空中偵察觀測塔,空中照相洗曬、判讀實習室,氣象觀測實習台,地面和空中射擊實習場,投彈實習場,游泳池和各項體育設備。除筧橋2000米寬的大飛機場外,還在錢塘江兩岸開設有四個輔助飛機場。

        學生入學訓練和各期畢業人數1929年在南京明故宮飛機場開辦的航空班,列為中央航空學校第一期。筧橋第一次招收的學生列為第二期。也就說筧橋的學生訓練,是由第二期開始的。

        學生投考學歷,必須高中以上畢業的。每次招生,向各省和各大城市,都派有招生小組。首先是體格檢查,體格合格後オ能參加地區初試,集中南京後還要複試。當時的中國青年,認為航空是一種事業,投考的學生很多,招收200人,就可能有幾千人報名。有不少大學畢業生也來投考。如抗目戰爭中,連人帶機沖到日本軍艦上壯烈犧牲的二期學生沈崇海,就是大學畢業生。

        訓練時間三年左右。其中入伍生隊學習一年(求屬中央軍校,地址在南京小營),正科一年半到兩年(初、中、高級課程學完並飛滿200小時為止),畢業後實習半年以上,定級空軍少尉。

        入伍生隊主要是學習一般軍事學術,並補習高等數學、物理學,學習一般機械學和一般氣象學等,打下正科的學習基礎。

        正科學習分初、中、高三個階段。初級學習六至八個月,飛行方面的學習課目是:一般的飛行動作。如大、小轉彎,螺旋下降,盤旋下降,上升轉和留返等;並熟悉飛機場內的起落。學科方面主要是:航空發動機學,飛機構造學,空氣動力學和飛行學等的理論和拆裝實習。

        初級結業考試和審查及格後,可升中級學習。中級學習約六個月。飛行方面的課目是:改初級教練機為中級教練機,先複習初級教練機所學會的課目,加學空中各項特技,進行野外和羅盤長途飛行。在中級學習中,要打下穩固的飛行技術基礎,以便順利地改飛驅逐機、轟炸機或偵察機等軍用飛機。學科方面課程是:繼續學習初級未完的課程,加學航行學,無線電通信學,航空氣象學,航空兵器學,航空儀錶學。中級末期就開始學習空中戰鬥、射擊、轟炸、偵察和照相等有關高級軍事學術。

        高級學習六至八個月。中級所學是不分科的,中級結業考試審查及格後,根據身體、學習情況並結合志願,選升高級的驅逐、炸、偵察分科學習。因在中級已打下飛行技術的基礎,除加學空軍戰術外,高級學習主要以各科的空戰實習為主,地面各項技術實習為軸。

第二期(實際上是第一期):畢業飛行學生48人,機械學生31人,偵炸學生45人。
第三期畢業飛行學生59人。
第四期畢業飛行學生73人。
第五期畢業飛行學生61人。
另有五期甲班畢業飛行學生55人。

        1934年,墨索里尼贈送蔣介石大座機一架,又請中國派留學生到義大利學習,同時派來空軍少校烏尼亞和上尉兩人,要求幫助中國辦空軍訓練工作,蔣介石由筧橋二期學生中選送8人到意留學並買義大利飛機20架,內有福亞特轟炸機和布來達教練機各10架。在南昌城東門外飛機場開辦一班五期甲。意、美兩國在中國空軍中就引起摩擦。義大利人說美國的訓練軍事性差,美國說義大利的訓練規程落後,在蔣介石面前互相指責。我們認為美國人的訓練、軍事性是差的。表現在高級訓練階段,組織空戰、射擊、轟炸、偵察等,都不夠細微,而初、中級訓練,因飛機的操縱系統精良,操作容易,初、中級成績要比義大利好得多,而高級訓練成績卻不如義大利。由於兩國的訓練方法有所不同,甲、乙兩班學生互相瞧不起是必然的。

        學校各主要負責人的調動和地位爭存

        1933年以前,副校長毛邦初負責時,人與人的關係尚屬平靜,而1933年秋來了一位元元代理校長周至柔,周、毛與蔣堅忍之間,就暗中發生摩擦。周至柔是浙江海寧人,是保定軍校學生,曾在陳誠部下當過師長和副軍長等,周至柔來航空學校代理蔣介石作校長,是陳誠企圖抓到空軍實力的一著棋。周來以前,曾出國考察航空半年有餘。周為人險惡,首先拉到了蔣堅忍,對各單位負責人和重要教官等也是親親熱熱。有一天對我說:“你在學校負責很重,作事很多,我來以前,已聽說你們東北航空技術好,教學成績大,我來學校負責,要儘量發揮你們的作用”。當時在學校任教的東北空軍人員最多,技術也比較先進。如飛行技術最好、一從無出過飛行大事故,技術有聲望的邢剷非。另有抗戰中打下日機最多最勇敢的高志航,空中特技最精練、人稱小神仙的王星垣,高級課程方面的王再長、楊相林、薑廣仁、王衛民,負責整個教學安排的孫炎,都是東北空軍人員。同時在第三期學生中還有20多人是東北航空學校於九一八事變以後歸併過來的。而空軍人員比較多、力量也強的廣東系、雲南系,當時在學校的很少。周至柔除先拉政工方面的蔣堅忍外,還抓東北空軍人員的擁護。毛邦初是筧橋航空學校的創始人,在學校的威信最高,周要奪取空軍方面的地位,毛邦初是他爭奪權勢的主要對手。我因在業務上隨時須接受毛邦初的領導,到毛的辦公室的次數就比較多,這樣就引起了周至柔的嫉妒。有不少人說我只會作事,不會作人,更不會當官。但我有我的想法,認為毛邦初是我們空軍界不能分離的同仁,不甘心也不應該投向別人懷抱來反對毛邦初。

        這個時期的空軍部隊,已於1928~1930年間建立六個航空隊,到1933年除張有穀的第三隊外,其他各隊的飛行人員都調來筧橋了,也就是說當時空軍實力,都集中於筧橋。空軍的最高行政領導機關航空署,也由南京搬到杭州。當時的航空署長徐培根(陸軍大學留德學生,浙江人),也是野心勃勃想抓空軍人員。對東北空軍人員特別表示好感,當籌辦洛陽航空分校時,他對我幾次表示說:計畫叫我去負責。這些情況我也向毛邦初反映過,毛最初不表示意見,最後決定調王勳去洛陽分校當主任時,毛才對我說,這裡教務工作很重要,不能讓你離去。這說明我對毛邦初是衷心擁護的。

        1936年,毛邦初奉派到美國商購飛機和航空器材,周至柔和蔣堅忍就暗査毛的公私帳。據說在蔣介石五十壽辰向各方捐款購買40架霍克驅逐機時、毛邦初從中得有10萬元的回扣,大宣揚,結果使毛邦初一時不敢回國。筧橋航空學校主要實力基地,就完全掌握在周至柔手了。這時,航空署已遷移到南昌。實際上,航空署就是在杭州、筧橋航空學校也沒有接它的的領導。

        航空署由杭州移南昌的政治目的是,企圖以南昌青雲浦為中空軍的中心基地,並在南昌建立空軍教導總隊,進行部隊訓,以便抓到新型空軍部隊的領導權。

        徐培根是一個事學者,只想做事,不會做官,航空署在南昌,他不買江西主席熊式輝的帳。而陳慶雲在這方面的政治頭腦,要比徐明智得多。他能看到一個小小的航空署、又無新型的空軍人員基幹,想領導由筧橋航校培訓的入員組成的新空軍是有難的。因此,就建議在南京中央成立航空要員會,在蔣介石兼任員長、宋美齡擔任秘書長的情況下,陳慶雲得到了航空委員會委員長辦公室主任的職位。機關高了、編制也大了,羅致人員條件也優越了。以老航空人員並在陸軍大學畢業的胡伯鍋為參謀處長,航空班學生並在陸大畢業的羅機為作戰科長,以資格最老的黃兼衡為教育訓練處長,以老隊長劉芳秀(後改名劉收群)為副處長,以孫炎為教育訓練科長。陳自兼空軍教導總隊長、以老隊長張廷孟為總隊副,並以新成立的新型空軍第一大隊長邢剷非兼任總隊副,這樣,陳慶雲不但掌握了新空軍部隊的領導權,並利用蔣介石或宋美齡的名義,順利地領導了筧橋航空學校。但大小頭子,都是為自己的升官發財服務的,爭權奪利是必然的。甲能打倒乙,還必然會有丙來打倒甲。抗日戰爭前夕,新空軍部隊成立多了,筧橋航校培訓了的子弟兵也都分到新空軍部隊了,前幾年形成的筧橋空軍實力重點也相對下降了。

        1932年初航校代校長周至柔在浙江系“三陳”等的支持下,奪取了航空委員會的主任。調廣東空軍司令黃光銳為筧橋航校代校長,升蔣堅忍為副校長,並派廣東空軍中飛行技術最有聲望的丁紀徐為教育長。此時,筧橋航校的大權,實質上掌握在蔣堅忍之手。而調來黃光銳、丁紀徐,只是蔣介石分化廣東空軍的一個措施。周至柔接航委會主任時,蔣堅忍薦他的秘書蔡竹屏隨同到航委會當秘書。蔡聰明過人,筆頭功夫也好,一則朝中有人好做官,再則可以乘機與宋美齡拉上關係。在這以前,黃毓沛調走後,晏玉琮任教育處長,孫炎調走後,饒國璋任教授科長,曹文炳調航委會參事後,毛瀛初任飛行科長。為了新空軍青一色地筧橋化,新空軍部隊都是在筧橋航校內成立的。所有新空軍大隊長邢剷非、高志航、王勳、王星垣等以及副大隊長、隊長,都由筧橋領導呈請蔣介石派定的。

        美國“協助”中國訓練空軍的情況

        美國製造的飛機是好的。發動機鋼材優良,製造工藝先進,機體堅牢,操縱系統靈活,故障很少,經久耐用,遠航裝備也比較先進。例如初級教練機福利特(Fee),比以前和同時各方所用初級教練機(如英國的摩斯、愛佛樓,法國的高德隆,義大利的布來達,蘇聯的雅光等)都好。中級教練機達哥拉斯( Dauglas),可塞( Corsair)等飛行性能也好。而高級訓練的軍用機霍克(Hawk)等,飛行性能雖好,但戰鬥裝備卻不夠完善。

        至於說“協助中國訓練空軍”,在飛行技術方面,確實達到了世界的最高水準,而對空中戰鬥射擊,空中偵察和轟炸等,卻是數行了事。尤其是空軍戰術方面,對初級軍官起碼應具體的指標,也沒訓練到。學校的教學計畫和教學安排,是由我制定的,但要通過裘維德和羅蘭的審查,其中不少的重要課目就被簡化或刪掉了。他們用自己的飛機教好飛行方面的技術,為的是培養迷信他的飛機性能,好大量購買他的飛機,而教給你打擊敵人的戰鬥射擊和戰術。對美國又有什麼好處呢?義大利教官罵美國人不懂空中戰鬥和戰術,為了表現他們懂戰術,教五期甲班不少東西,但也不是整套的,而是片斷的或不具體的。由這些美、義“協助”訓練空軍的情況,就可明確空軍的空戰技術和空軍戰術的本領了。

        關於訓練中淘汰學生的問題

        根據多年來訓練飛行學生的經驗,中國人是最適合學習飛行的。體格精幹且有韌強性,腦筋靈活,能吃苦耐勞,在惡劣氣候和晝夜遠端航行中,能克服困難,耐心持久地完成飛行任務。

        根據以往各地訓練飛行情況,大多數學生是10~12小時,就可初步放單獨飛行。我是10小時,我的同學趙景賢、邢剷非、王榮光等是8-10小時。筧橋各期學生,雖先多學習了一些空中動作,大多數也是10~12小時放單獨飛行的。但美國人說,中國學生體質弱,智慧差,不適合飛行的多,為了協助中國培訓出世界性的飛行技術標準,必須嚴格地進行甄別。因此,在學生學習中淘汰數字是十分驚人的。筧橋三期學生100人,加上東北航校轉來20餘人,共計120餘人。而畢業時,只剩60人。畢業當日飛行特技表演時,學生雷炎鈞(華僑學生)飛行失事死亡只畢業59人,淘汰50.8%。四期學生180人,只畢業73人,淘汰59.5%。有些學生當然應該淘汰。如有航空病的(暈機嘔吐);膽小害怕,神經緊張,不能接受空中動作的;手腳呆板,動作粗暴,不適於空中技巧和密集成隊飛行的;或教練20小時以上,仍不能單獨飛行的。而美國教官對有些還是沒耐心培訓的學生,他們淘汰了一些學生。例如二期學生湯蔔生,三期學生郭家彥等,經美國教官淘汰以後,編入其他班學習,卻成為很好的飛行員。如果學生會說美國話,或與美國教官搞得很投機,就不會被淘汰。如二期學生黃褚彪,單獨飛行和初中級飛行進度都根慢,因為英語說得最流利,美國教官始終也沒提出淘汰他。

        筧橋空軍人員的派系情況

        筧橋航校的空軍人員,有留美、留蘇、東北、南、雲南、中央就空班等幾個派系、在校時尚沒感覺有派系互相排擠的情況。這是因為留美、留蘇、南苑、雲南等人員很少,中央航空班的學生技術尚未完成成熟。東北的空軍人員雖多,由於東北淪陷後,都感覺無家可歸,有過流亡生活之感,不願也無力排擠他系。另一方面、東北空軍開辦比較早,技術方面又得到日本空軍教官兩年多的空戰訓練、蔣介石一時不能不利用這些人。其他系也無法排擠他、這就相安無事地給毛邦初以便於領導的條件。但毛邦初有個棘手的問題,因為自己的資歷尚不夠,在筧橋航校建立以前,地位與六個航空隊長ー晏玉瓊、劉芳秀、張廷孟、張有谷、高在田、石邦藩等不多,甚至比他們低。為了改進舊有航空人員,建立新空軍部隊,把所有航空部都調筧橋,拆散隊的組織,隊長、分隊長、飛行員都必須加入高級班學習,進行嚴格的飛行技術改造。調來後通過體格檢査,他雖然矚航空醫官,盡可能放寬檢查標準,給老航空員以照顧,緒果仍有40%左右因不合航空體格標準,失去了飛行員資格、而編入偵炸班訓練。隊長、分隊長都失去了領導幹部地位。這就引起了老航空員的激烈反對,隊長張有穀、張廷春等就託病不來。張有穀的第三隊以“剿共”任務為名,高級班已畢業三期還未能調來。雖然改造舊空軍,建立新空軍的方針,已得到“委座”(蔣介石)的大力支持,舊空軍人員包括地勤人員敢怒而不敢言。晏玉琮就向我說過幾次:“我們失業了。”這些隊長們都是北伐軍的老飛行員,誰都能夠胞到務介石面前訴苦,說毛邦初的壞話。這是毛邦初最傷腦筋的大問題,也是國民黨中央初建空軍時期一個重要歷史問題。毛邦初魄力很大,能任勞任怨,更由於蔣介石一心建立自己的空軍子弟兵,改造舊空軍建立新空軍的企圖,終於貫徹下去了。

        機場的建設

        1931年,在一二八淞滬抗戰中,中國空軍以筧橋機場為基地與日軍進行空戰。一二八事變結束後不久,國民政府加強對筧橋機場的建設。筧橋機場成為國民政府第一個空軍基地,集航空教育培訓、飛機製造維修於一體,建有中意飛機製造廠,為全國一等航空站。此外,長興機場寧波段塘水上機場、櫟社機場等也陸續開始建設。自此,在浙江形成了政府主導、民眾積極參與的機場建設熱潮。

        長興機場在建設時得到蔣介石的高度關注,對機場竣工時間提出嚴格要求,機場選址是由中央航校派飛行教官劉光業指導完成,並在開工前由浙江省政府先預撥工程費三千銀元;浙江省政府於1933年8月16日下令對因機場建設徵用土地的農民給予地價補償和減免糧賦。……大批民工奮鬥在機場建設第一線,僅1934年在建設建德機場時,全縣共派民工10余萬人,工資每日僅為3角錢,吃住在工地上,生活相當艱苦。在“航空救國”的口號下,民眾也積極為機場建設捐款,國民政府要求各界人民認捐機場“特別捐”,僅溫州中學師生就認捐銀元5 000多元。

        在浙江軍民的共同努力下,浙江機場建設取得明顯進展,據1934年統計的《中國各省飛行場分佈表》中,浙江省共計有17個機場,在全國各省機場數量中排名第三。日本在全面侵華前曾對中國各省機場建設情況進行了系統調查,調查結果為浙江共建有17個機場,與《中國各省飛行場分佈表》相同。分別是杭州筧橋機場、余杭喬司機場、海寧西鹽倉機場、長興機場、嘉興機場、上虞曹娥機場、寧波段塘水上機場、寧波櫟社機場、鎮海南泓機場、諸暨機場、蘭溪機場、衢州機場、海門機場、溫州南塘機場、溫州中央塗機場、麗水機場、建德下二都機場。據有關資料記載,浙江在這段時間還建有淳安機場、溫州江心水上機場江山機場所以,據不完全統計,至全面抗戰爆發前,全省至少有20個機場。

        在全面抗戰爆發之前,浙江建成以筧橋機場為中心的杭州機場群,嘉興、余杭喬司、長興、上虞曹娥、寧波櫟社等多個前進機場,供戰時飛機臨時降落加油和飛機疏散之用;海寧西鹽倉、建德下二都等秘密機場,供飛機臨時躲藏之用;蘭溪、諸暨、淳安等機場作為備用機場。

摘自舊中國空軍秘檔 本文作者:孫炎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空軍聯合作戰部隊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