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

        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國民政府將全國十幾家飛機製造維修工廠整合成四家較大的飛機製造廠:由廣州、韶關、貴陽、昆明到宜蘭的第一飛機製造廠,由南昌到南川又從南川遷回南昌第二飛機製造廠,由成都到台中的第三飛機製造廠,桂林的第四飛機製造廠。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南昌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然而,在歷史上,這塊“寶地”還因軍事需要曾是中國航空重地。1935年,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又稱南昌中意飛機製造廠)創立,是由中意合作建造的,是當時中國三大飛機製造廠之一。

“ 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舊址”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圖。                  1950年代的飛機廠指揮塔樓。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南昌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然而,在歷史上,這塊“寶地”還因軍事需要曾是中國航空重地。1935年,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又稱南昌中意飛機製造廠)創立,是由中意合作建造的,是當時中國三大飛機製造廠之一。

        如今,70餘年過去了,這座位於南昌市北京西路437號江西師範大學青山湖校區內的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舊址現狀如何?如今校園內的辦公樓、大禮堂、老美樓便是由原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的指揮塔樓、飛機棚廠、飛機修理廠改建而成。

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成立於1935年

        1934年,國民政府為了達到對內“圍剿”紅軍、鎮壓“福建事變”,對外抵禦日益進逼的日本侵略者的現實需要,以及為了滿足中國國防科技發展的內在要求,在短暫的中意外交修好時期,逐步形成了選擇地理位置重要而且良好的南昌作為當時中國航空工業中心的理念,中意雙方不斷接洽、商議合辦飛機製造廠事宜。

        “根據《江西省志29:江西省軍事工業志》記載,1935年1月21日,國民黨行政院副院長孔祥熙代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義大利的菲亞特(Fiat)、卡坡尼亞(Caproni)、布瑞達(Breda)和薩伏亞(Savoia)四家航空公司代表簽訂合同,成立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因其仿杭州飛機製造廠中美合資辦法,聘請義大利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製造義大利式飛機,故亦稱南昌中意飛機製造廠。” 該舊址東西寬132米,南北長348米,分佈面積2.24公頃,是我國近代一個集飛機製造、維修和航空人員培訓於一體的大型航空工業舊址。

設備和規模方面當時名列遠東第一

        據瞭解,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開工初期只製造飛機的部分部件,1936年11月,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開始修理飛機,培訓技術工人。

        據資料顯示,至1937年2月,工廠建成主廠房8座、四層辦公大樓(指揮塔樓)1座。主廠房為飛機總裝配廠房、發動機裝配和試車房、機械加工廠房、機身骨架焊接廠房、熱處理和鉗工廠房、機翼和木工廠房、烘木廠房和白鐵廠房。指揮塔樓與各廠房均有冷熱空調設備,其中飛機總裝備廠房最大,面積有5000~6000平方米。全廠規模之大,屬當時國內少有。義大利方面稱,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在設備和規模上名列遠東第一。

1937年開始製造飛機工人大多從上海聘請

        據記載,1937年4月,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開始製造飛機,工人大多數是從上海民用工廠高薪聘請來的。按計劃,工廠首先製造布瑞達25式教練機20架和薩伏亞S-81式雙發動機轟炸機6架。雖然薩伏亞機身是義大利本土製造,中國只造全機的20%,但是製造這種雙發動機的大飛機在中國還是第一次。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意外交關係惡化。至年底,工廠的義大利職工撤退回國。此時全廠有中國職工300餘人,各車間還沒有全部開工,薩伏亞才裝配3架,20架布瑞達的機身和機翼也還只是半成品,全廠準備撤退,陸續撤走機器設備。工廠的人員和設備、器材等向西撤退。而隨著國民政府敗退,位於南昌的國民黨航空研究院、空軍第二飛機製造廠和航空供應站相繼遷往台灣,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原址日益荒蕪。1950年國立南昌大學(如今的江西師範大學)遷入。

校園內多處遺址均已改作他用

        江西師範大學青山湖校區,一進校門便看見了原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的指揮塔樓。江西師範大學校長辦公室副主任、青山湖校區管理辦公室主任張建說:“目前,校園內有揮塔樓、飛機棚廠、飛機修理廠、飛機棚廠遺址及飛機跑道遺跡。現在,這些地方已經成為了我們的辦公樓、大禮堂、老美樓等,但我們依舊沿用了原來的名字。據說,這也是迄今南昌市中心最大規模的民國建築群,在南昌城市現代化進程中保留了老南昌城市的記憶,也是江西師範大學青山湖校區引以為豪的一張歷史名片。”

已入選江西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

        據記載,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曾屢遭日軍飛機轟炸,曾經有一枚重磅炸彈洞穿指揮塔樓平頂東北翼直達地下室爆炸,而塔基卻未損。1950年3月國立南昌大學由市內松柏巷遷入後,此樓遂為校行政辦公大樓。張建說:“指揮塔樓的平頂置有一鐵鐘,現在每天都會定時敲響,以規範師生作息時間。故曾作為標誌性建築,收入1983年版江西師範大學校徽圖案。”

                          飛機廠維修車間屋頂鳥瞰                         1952年修建於“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舊址”上的總務樓。

        如今,校園中的飛機棚廠已改建為禮堂,成為師生開會和舉行文藝活動的重要場所,故曾長時間被稱為“大禮堂”。據悉,當時的飛機棚廠東西長80米,南北寬26米,樓高10.7米,占地面積2486平方米,建築面積2486平方米,為單層鋼混空腹梁框架結構。六櫺鋼筋混凝土空腹梁等開間橫跨南北,每個橫樑都有13個圓洞,以減輕自重。最大圓洞居中,直徑1.2米,並有長方形水泥柱直立支撐;最小圓洞直徑0.98米。橫樑上再鋪設水泥平頂,上置16個斜坡透光玻璃天窗。故飛機棚廠內空寬闊而無需立柱支撐,以便飛機建造和進出,這種單層鋼筋混凝土空腹梁結構在當時堪稱先進。 據介紹,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舊址在中國近代航空工業發展史、近代機場管理制度史、近代工業建築史以及近代社會文化發展史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學價值和歷史價值。目前,該處已入選江西省優秀近現代建築,成為江西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空軍聯合作戰部隊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