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建校沿革史

第一章 南京設校時期(民國十七年~二十一年)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航空隊

        民國十七年十月,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秉承校長蔣公之命,成立航空隊,委張靜愚為隊長,厲汝燕為副隊長。這就是中央航空教育之開始,亦即本校之前身。由於當時事屬草創,而且一般國民對於航空的認識不多。因此在十一月中旬開始招生時,未廣招全國青年,而僅就中央軍校第五、六兩期及軍官團中,遴選有志於航空事業的畢業生七十人組織成班。這時熱衷航空事業的愛國華僑,紛紛捐資購贈飛機,作為航空隊教練之用。由於合適的隊址苦尋不著,故一時無法開學,直至民國十八年一月初,終於決定以南京小營軍官團營房之一部為校址。乃於二月十八日正式上課,全體學生編為甲、乙兩班,確訂教育計畫與進度,以三個月為一學期,全期教程為六個學期。五月奉命增加學員名額,乃自軍校學生中添招學員,錄取二十五名,備取五名,成立速成觀察班,聘請德國顧問福克斯(Fuchs)、盧本斯(Rubens)、威克波斯基(Welksborgsky)於該班講授觀察學術,預期六個月後,再開始飛行訓練。

        這年由於野心軍閥,反對編遣,稱兵作亂,中央軍奉令聲討,在飛機偵察敵情與助戰下,每能得先機而使叛軍慘遭嚴重損失。

        中央陸軍官校的航空隊自成立以來,迭遭挫折,先是隊址無著,繼而在一切就緒即將開學之際,民國十八年二月間武漢兵變,中央軍西征討伐,本航空隊張靜愚隊長奉命率同一部份隊上教官,趕赴前線助戰,不出數月而亂平。

中央陸軍官校航空班

        航空隊在民國十八年六月七日奉令改組為航空班。七月二日張隊長卸任,校長蔣公委派黄秉衡為班主任,仍以厲汝燕為副主任。航空班選定南京復成橋前工業學按舊址為校址。由於原房舍巳老舊,須將校舍環境整修一番。等至八月二十八日始再行開課。當時並取銷速成觀察班,合併第一二兩次招收的學員編為甲乙兩班。這時愛國華僑捐獻六架柏力根飛機,二十架弗克武夫飛機,這批飛機就是本校使用教練機的先河。

        九月黃主任兼任軍政部航空署副署長職,十七日張發奎在宜昌叛變,航空班飛機奉命調撥出部份前往助戰,數月平定變亂,飛機與教官返校繼續訓練。繼而海軍部選送學員十四人就學航空班。使學員人數大增,合計共達一○九名。本班飛行教練的機場,即使用就近的明故宮飛機場。

        十二月間,第五路軍總指揮唐生智,與駐防浦口的石友三部相率叛變,中央為加強空軍實力,除派原有之軍政部航空隊(原名飛機隊)參加討伐外,並命將中央軍校航空班機員組成航空大隊,任飛行教官歐陽璋為大隊長,率全體教官及飛機,隨軍參戰。航空班的飛行教練,因而暫時中止。所幸一個月之後,戡平叛逆,乃恢復飛行教練。

        從民國十九年一月起,航空班學生的上課與飛行訓練都安定下來,二月間華僑又購六架摩斯飛磯捐贈,本校作為教練之用。到四月間,已有少數學員能夠單獨飛行了。四月十八日,航空班派飛機參加國民政府成立紀念編隊飛行預演的時候,學員朱磅瑩同學不幸失事殉難。朱學員民前二年生,雲南華坪人,是航空班一期少數能單獨飛行的優秀學員。「壯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他的殉難乃是本校史上第一次犧牲,第一位殉難者。

        因為馮玉祥部與其他軍閥合謀擴大叛亂,中央於春季開始討伐行動,抽調一部份空軍編為五個航空隊,另成立偵察隊一隊,指定由中央軍校航空班學員組成,以該班飛行組長毛邦初擔任隊長。

        五月二日,這支由二十五人組成的偵察隊,飛往前線,轉戰於隴海路沿線,擔任偵察轟炸,迭奏成功。五月七四日,教導第一師航空連九名飛行員撥歸本航空班,增強本斑的陣容。八月偵察隊調平漢路作戰。為避免使在前方作戰的學員耽誤太多學業,九月航空班再派後方學員十六名出發參戰,同時將前方學員全數調回,補授學科。七月戰事結束,偵察隊凱旋回京,繼續學業。

        十二月,學員修業期滿,舉行畢業考試,由於增加飛行教練時數,故延期到民國二十年一員十九日始舉行盛大的畢業典禮。這一期除犧牲與淘汰者外,僅餘學員八十三八畢業,奉蔣公之命,本期畢業生改稱航空學校第一期畢業生。

軍政部航空學校

        民國二十年三月底,航空班奉命劃歸軍政部航空署,並擴大編制組織,改組為軍政部航空學校。軍政部派黃主任秉衡負責籌備,成立籌備處,是時黃主任出國考查航空未回,乃派毛邦初代理。四月十四日航空班正式脫離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關係,隸屬於航空署,未幾黃主任回國,旋調任航空署長。六月軍政部委毛邦初為軍政部航空學校校長,並於七月一日正式成立。

        其實,軍政部航空學校條例早經國民政府於六月二日公布,其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軍政部航空學校在培養航空人材,俾學員得受航空必要之學術,以期為黨國效用」。揭示成立航校的目的。依照條例第三條訂定航空學校教育綱領:航空學校教育分學、術兩科。以術科為主,學科為輔。當時擬招收飛行、觀察、機械三科學生,其各學術科目時間之分配由校長、教育長及本科教官分別學年學期協同訂定。航空學校考試分為學期考試及畢業考試,其考試分數均以二十分為滿分。

        軍政部航空學校之組織條例、教育綱領及編制既經訂定,乃於民國二十年七月二十五日組成新生考選委員會,開始招收第二期新生,原計畫招收飛行科一百名、觀察科五十名、機械科一百名。後來只收飛行及機械兩班。截至十二月十七日止,先後錄取飛行生二十名、機械生四十五名,均未達到預定招收名額。

        十二月二十八日,本校奉命遷到杭州,擇定筧橋舊營房為校址,利用以前大校場,擴建為飛行場。當時關於校址的選擇,頗費思考,各界提出的地點包括南昌、洛陽、蘭州等,大都以安全為著眼點。杭州最靠近海岸線,較易遭受敵人的攻擊。但蔣公確認為建軍首要,在於精神,而良好的社會環境,更是陶鑄革命精神所必需,因而決定以杭州筧橋為培育中國空軍生力軍的新園地。

        民國二十一年,日本軍閥繼「九一八事變」之後,又發動「一二八事變」,淞滬戰役一起,敵機一日數至,必欲毀我正當萌芽之空中武力而後已。本校新遷不久,百事待興,處此日寇侵襲的嚴重情勢下,一面以沈著之態度與敵人周旋,一面則謀積極擴充,以應國難。

        二月二日,我軍飛機與來犯日機在蘇州上空展開激戰,我機擊斃日機飛行員少谷上尉。美籍飛行員蕭特(Robert Short)激於義憤,投效我國航空隊,助我殺敵,不幸在此次戰役中陣亡。

        二月二十六日,晨日機十五架飛抵本校上空投彈轟炸,我軍驅逐機十架立即起飛應戰,敵軍不支,逃遁。我飛航員趙甫明陣亡,石隊長左臂中彈,經送往杭州廣濟醫院急救,由於他中的是達姆彈,為防彈毒蔓延,醫師將其左臂鋸斷。

        政府為追念英靈,將喬司機場命名為甫明機場,並且將石邦藩的斷臂,用防腐液閉封在玻璃缸內,列為航空署的襠案。這次敵機的突擊,事出倉卒,若非石邦藩、趙甫明起而迎戰,後果將不堪設想。敵機來犯所投炸彈幸而落在郊外,喬司、筧橋兩機場僅稍受損害,筧橋航校的房舍、人員、器材都安然無恙。

第二章 筧橋奠基時期

        民國二十一年五月,航校繼續招收學員,先到中央軍校八、九期學生中考選飛行生四十一名。八月,又在普通高中以上學校畢業之學生中考選飛行生三十名。三十一日旋奉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之命擴大本校組織,改為“中央航空學校”。委員長蔣公親自兼任校長,毛邦初擔任副校長。乃於民國二十一年九月一日正式成立。這就是本校“九一”校慶之由來。

        至此航校先後三次招考入校之學生,合計有飛行生九十一名,機械生四十五名。合為航校第二期學生,亦於九月一日正式開學。九月二十四日黃署長辭職赴歐洲考查,校長蔣公派軍政部次長葛敬恩代理署長兼攝校事。此時蔣校長鑑於過去航空人員缺乏精神訓練,十月一日特成立本校政治訓練處,派蔣堅忍為政治訓練處處長,此為本校精神教育之開始。蔣堅忍先生,本名孝全,浙江奉化人,黃埔軍校四期畢業,北伐時曾任師政治部主任,中原戰爭時任討逆宣傳總隊總隊長,旋調第二剿匪宣傳處處長,此彼奉派中央航空學校擔任此職。

        航校副校長建議聘用美國顧問來校任教,經校長蔣公同意,由政府有關方面聘請美籍顧問,完全採用美制,實施飛行訓練。

        十月起聘用美籍顧問一批,他們是總顧問裘偉德,飛行組顧問:羅蘭(主任)、向農、戴樂、肯特、史懷慈、葛令洛、霍伯樂、奈特、敬思伯;機械組顧問:克拉克(主任)、史汀芬生、龐士第、蓋愛,史賓塞、溫格特。這些顧問是由裘偉德上校及其屬下代為物色,然後以私人名義分別簽定合同。他們多是出身美國航空學校而服務於民航的飛行人員,或退役飛行軍官。直到二十二年二、三月間,所有顧問人員才陸續到齊,航校即採用美式器材與訓練。

        而在此時本校一面訓練幹部飛行人員,一面則集中各航空隊飛行員及留學國外之航空人員,授以軍事高等技術,故有高級班之成立,亦即依校長蔣公之命設立的。先後共六期;第一期三十名,第二期六名,第三期七名,第四期十六名,第五期二十五名,第六期二十名。統一了飛行制式,後來所有各部門負責之高級主管與幹部,多半為本校高級班,及第一期以後畢業之同學。

        民國二十二年一月,梭部派員分赴北平、南京、漢口各地招考第三期飛行新生。同時本校暨航空署全體人員,改敘空軍階級,是為空軍獨立官制的開始,自二月一日起開始實施。本校亦進行第一次改組,確立空軍編制,現職人員的官階,都降兩級改敘但薪水都比原階還要高。

        二月二十三日,第三期新生一百七十人入校,特成立入伍生隊於杭州梅東高橋,以石邦藩為隊長,授以六個月之入伍教育,是為本校舉辦入伍生教育之始。三月初正當黃梅雨季,影響飛行訓練甚大,故有移洛陽之舉。除了機械科師生及一部分教職員留校照常工作外,其餘大部分教職員及飛行人員於三月十一、十二兩日先後分批遷往洛陽,中央航校遂分杭、洛兩部,嗣因洛陽機場窄小,地多泥塵,不適飛行教練,乃於四月二十七日全部遷回筧橋本校,另闢喬司機場跑道輔以訓練。五月,高級班第二期開訓,並成立測候速成班。六月航空署長葛敬恩他調,軍政部委徐培根繼任,副校長毛邦初兼代校務。七月本校又開始招收第四期飛行及機械兩科新生,錄取飛行生八十一名,機械生一百名。此時本校第二期機械科畢業同學及華僑學生轉入第四期飛行者又有二十四人。合計此期飛行生在開始飛行訓練時為一○五人。十一月閩變發生,政府迅即遣兵南征。

        民國二十三年一月,蔣委員長親飛閩西浦城督戰,兵分三路,輔以空軍助戰,對叛軍發動總攻擊。本校奉命南征,組成偵察、戰鬥、轟炸各一隊,飛往福州一帶作戰,閩變之速平,我空軍確有不朽的貢獻。

        此時本校已在筧橋建立雄厚的基礎。加上航空署也遷址設於杭州梅東高橋,使杭州成為建設中國新空軍的發源地。航校建校筧橋是在「九一八事變」之後,那時全國上下民情激昂,尤其在東北淪陷後,全國民眾敵愾同仇,紛紛請願,抗日殺敵。這時東北航空人員,扛著國仇家恨,離鄉背景,輾轉南下,投靠空軍。有的加入筧橋的革命洪爐,成為航校新的生力軍,如高志航進航校高級班一期受訓,受訓完畢,留在航校擔任教官。他學術俱佳,教練學生認真嚴格,為我國空軍作育不少英才。而他締造光輝的「八一四」英勇的事蹟,更為國家、空軍,和筧橋母校增添無比的光彩。王叔銘將軍在航校建立初期任上尉飛行教官,嚴管勤教,為空軍作育不少英勇鬥士。

第二節 中央航空學校的發展

        民國二十二年一月四日,蔣公蒞臨航校視察,蔣公對航校期望甚殷,希望以航校來增強救國的效能。並集合全體員生,點名訓話,他說:「我們創辦航空學校,就是想辦法來增加救國家的效能。要能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就要大家知道我們負有特殊重大的救國責任......現在要救我們的國家,唯一可靠的力量,就是空軍......所以空軍是救國唯一的力量,且一定要航空人員加倍努力才可以救國,現在這個學校,可以說是中國第一航空學校,對國家和民族的危機能否得救,就要看這個學校辦的有沒有成績。」

        在軍政部航空學校改稱「中央航空學校」之後,航校在民國二十二年二月一日曾擴大範圍重訂編制,合計全校官士兵學員編制人數由軍政部航校時的六百七十四人,擴充為二千零七人。如此大幅度的擴編,不但健全了學校行政系統,奠定日後發展的規模,也顯示了本校蓬勃發展的新氣象。从民國二十三年一月十三日,本校因學員生激增,原訂編制已不敷應用,經數度集議,重訂新編制,並呈奉委員長蔣公批准。此次擴編,除原有教育、政訓兩處及工廠暨經理、管理(原名總務)、醫務三科外,復成立校長辦公廳,為全校行政之總樞紐,以政訓處長蔣堅忍兼任主任。同時成立掩護營,將原有步兵連、機關槍連改編為一、二、三連,於是本校地面警衛更加完善。

        二月二日,第二期飛行、機械及偵察員生舉行畢業典禮,校長蔣公親臨主持,民族防禦戰線上.,又增添了一批英勇的空軍鬥士。蔣公親為畢業生頒授證書。離校時以手諭勗勉本校全體教職員學.生,並以十二訓條,勉為本校師生之座右銘。

第一:至高無上,為空軍救國獨一無二的責任。
第二:為國捐軀,為空軍救國殺身成仁的精神。
第三:有我無敵,為空軍救國至大無畏的膽量。
第四:服從命令,為空軍救國共同一致的要素。
第五:再接再厲,為空軍救國盡忠黨國的氣節。
第六:冒險敢死,為空軍救國死中求生的出路。
第七:精密周到,為室軍救國持顛扶危的基準。
第八:親愛精誠,為室軍救國共同生死的德性。
第九:質素樸實,為空軍救國光明磊落的本色。
第十:自強不息,為室軍救國雪恥復仇的志氣。
第十一:克服天然,為空軍救國戰勝一切的本能。
第十二:堅忍不拔,為空軍救國最後勝利的要素。

        民國二十三年三月,本校第四期學生完成在梅東高橋的入伍訓練,來校準備升學。同時第五期新生一一五員人伍教育。四月,校長蔣公改任為軍校總校長,委周至柔將軍長本校。六月,中央簡派副校長毛邦初,為考察歐美航空特派員,旋即放洋出國,並偕同航校派赴意大利留學探造的二期畢業生同行,這些畢業生是:林文奎、黃光漢、張之珍、趙廷珍、劉毅、賴遜岩、方長裕、靳懷智、陳思偉、范伯超、韓文炳、韓錫倫、孟廣信、王漢勳、蕭起鵬、張旭夫、梁亦權、冷培基、黃褚彪。

        這十九名學生就成為本校有史以來第一批出國深造的留學生。同一年,本校再派遣蕭祐承、項惠民、汪柱臣、文士籠等十五人赴意深造,專攻航空工程。

        航空署於三月間,因蔣委員長駐贛治軍,亦隨著遷到南昌。五月航空署改為航空委員會,仍隸屬於軍事委員會,蔣公自兼航委會委員長,以陳慶雲為辦公廳主任,下設五處十七科。該會特聘意大利顧問羅第少將(General Lordi)及航空專家多人,組成顧問團,協助我國以最迅捷的方法,建設強大的中國空軍。乃選購意國飛機數十架,擴充空軍部隊。意大利顧問團促我政府與意大利簽定一個計畫,孔財政部長祥熙與美商簽訂投資的中央杭州(飛機)製造廠還中意南昌飛機製造廠,並籌組航空機械學校。

        航委會主任陳慶雲奉派赴南京中央陸軍官校就該校八、九、十各期畢業生中考選一百二十人,在南昌設班訓練飛行,命名為中央航空學校第五期飛行生甲班,派空軍第二隊隊長王勳(叔銘)先生兼班主任,由意大利顧問卓提(Gaptain Zotti)上尉教官等人負責主持教練,七月中旬入學,八月一日在南昌機場正式開始初級飛行訓練。九月一日在杭州梅東高橋完成入伍教育,第五期學生一二二名,回筧橋校部,開始初級飛行教育。

        十一月,航委會派航按教育處長黃毓沛,籌設航校洛陽分校。

        十二月,航校三期飛行班六十一人及轟炸生二十人,照相生七人,同時畢業。總校長蔣公又親臨主持。校方舉行第一屆懇親大會,邀請各畢業生及空軍軍官家屬參加,禮節隆重,氣氛莊嚴而愉快,實為本校空前之盛舉。

        斯時正值江南剿匪軍事緊張之際,我空軍頻頻出動轟炸江西瑞金的赤匪,自十月下旬以後朱毛匪軍已無法再蹲在老巢,準備突圍逃竄,我駐贛空軍乃加強攻擊,每天至少出動三十架次以上,監視偵察、跟踪轟炸,殲匪之眾,為數年來剿匪戰役中所少見。而五期甲班兼主任王叔銘先生乃奉命專任隊職,率隊剿匪,將五期甲班主任委由黃正裕擔任。

        航委會鑑於陸空連絡訓練的重要,令航校創設陸空連絡訓練班,由中央各師抽調上尉以上之軍官一人到校受訓,第一期計五十三人報到。二十四年五月初。,正式開學,八月間畢業,回原部隊服務。第二期計六十二人隨即報到開學,十二月間畢業,亦返原單位服務。

        民國二十四年五月初,第六期入伍生在中央軍校完成入伍教育,來校升學。月底本校副校長毛邦初考察完畢,回國到校辦公。六月一日,洛陽航校正式成立並正式開學,該校學生來自航校第五期飛行甲班學生及第六期入伍訓練期滿之學生的一半,洛陽航校由黃毓沛任校長,後來改稱主任。洛陽航校完全採用意式教練。

        本校第七、八、九各期學生,依次送由中央陸軍官校作入伍訓練。同時本校飛行、機械及無線電訓練班之學生一百五十三人畢業,並舉行第二屆懇親大會。

        民國二十五年一月二七日,第五期一班飛行生八十人畢業,總校長蔣公仍於百忙中蒞校主持,並舉行第三屆懇親會。同時第七期飛行生亦赴洛陽航校升學,開始初級飛行教育。二月,周校長奉命與航委會主任陳慶雲對調,二月二十五日國民政府正式任命陳慶雲為中央航校校長。陳校長則先一日蒞按履新。此時在洛陽航校的第五期甲班學生亦受完意式高級飛行教育,本校為使各期畢業學生飛行技術上,制式法則達於一致,乃將五期甲班學生調返杭州按部訓練,延長該期班學生之教育時間。

        中央航校此時稍改編制,校長辦公廳改為校長辦公室,並於校長下設教育長,以蔣堅忍先生調任。五月洛陽航空學校改組為中央航校洛陽分校,以王叔銘為分校主任。

        六月,兩廣政局不安,陳濟棠、李宗仁藉口抗日,引兵北上,進入湘境,兩廣軍隊在三十萬以上,又自日本購得大批軍火,並有飛機數十架,實為政府莫大威脅。中央為防患未然,乃派陳慶雲校長兼任兩廣空軍指揮官,由航校中調派一部教官員生編組空軍大隊,赴湘轉粵。

        陳濟棠叛中央,為部屬所不恥,海軍陸軍均有通電反正,擁護中央者。空軍方面,黃志剛,余平想等聯絡志士,於七月二日率機七架計二十一人,飛抵南昌反正。航校在七月十七日舉辦歡迎會。當黃志剛飛來反正的消息傳出,陳逆大為震動,亟謀對策,曾有扣留全部空軍,改僱日人代替之議。此時在政府的感召與鄭介民的乘機策動之下,粵省的空軍第一、四、五、六、七各隊的飛機由參謀長陳卓林率領,於七月十九、二十兩日飛往南昌反正。八月一日,廣東空軍航空人員,飛行、機械官生,在司令黃光銳號召下,飛抵杭州,航校又舉行第二次盛大歡迎會。全國空軍統一大定。中央乃派陳慶雲為駐粵空軍指揮官,黃光銳為航校校長。廣東來的飛行人員編入航校第五期高級班受訓,一兩個月結訓後分發任用,其餘的學生調至洛陽分校七、八期中肄業。

        九月一日,黃校長光銳到校視事,教育長蔣堅忍升任副校長,丁紀徐任效育長。原廣州航空學校,派劉芳秀(牧群)為分校主任。調航校第九期一部分入伍生,前去分校受訓。

        十月十二日,五期甲班飛行科學生七十三人畢業,該班因延長教育時間,適與第六期甲班飛行生一○三人及六期機械生一二九人同時畢業,乃合併舉行畢業典禮,由總校長蔣公親臨主持,並舉行第四屆懇親大會。因同時有三班學生畢業,故典禮與懇親會盛況空前。而本校之發展增加兩個分校。

        至此,在校肄業的第六期乙班學生,開始受高級飛行教育,第七期學結束在洛陽的初級飛行訓練,來校升學進入中級飛行教育。至於機械科的教育,由於航委會已於民國二十四年九月間命錢昌祚在南昌籌備航空機械學校,從民國二十五年三月已籌備就緒。三月十六日航空機械學校正式成立,仍以籌備主任錢昌祚為校長,並開始招生開學。因此,中央航校第二、四、六期機械班各班學生畢業後,即停止辦理機械班,而成為飛行教育的專業學府,實乃本校教育性質上的一大變革。

        十二月十二日,西安事變發生後,航委會改組,本校黃校長光銳奉令調為航空委員會委員,校務由蔣副校長堅忍代理。其時航委會有感於空軍通訊人員缺乏,乃命本校開設通訊人員訓練班,以培育通訊人才,第一期訓練三七三名通訊員,以應急需。

        民國二十六年五月二日,本校第六期乙班飛行生一一○人畢業,總校長蔣公於西安事變後,身體尚未十分康復,仍然扶病蒞校主持典禮,並舉行第五屆懇親大會。按六期飛行乙班原與六期甲班同學入學,由於分發到洛陽受訓,再調回杭州校部受高級訓練,故畢業日期較遲。五月六日,陳慶雲先生奉令重長本校,於十五日視事。此時第七期學生亦升入高級教育,第八期生則升入中級,第九期生入伍教育期滿,分赴洛陽與廣州兩分校接受初級教育。此時本校教育業務蒸蒸日上,學校的設備亦不斷更新充實。

空軍廣州分校大門                                                 空軍洛陽分校之校舍
南京航空時期校舍一角                                         杭州筧橋航校之塔台
昆明時期之空軍官校                                                     南昌班部大門

第三章 抗戰遷校時期(二十六年~三十四年)

        民國二十六年,日本軍閥發動「七七事變」,此刻已到和平絕望時期,犧牲的最後關頭。於是全國地不分東南西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群起抗日衛國。杭州筧橋距上海很近,都在海岸線,易受敵人的侵襲。因此,必須向內地遷移。此時本校通訊人員訓練班學員,亦趕辦畢業。

        八月初,航校忍辱負重,急促西遷,除部份暫留杭州作空中抗敵準備,因而有「八一四」空戰大捷的光輝史實。另一部分則輾轉經由上每、南京、漢口而至湖北孝感,旋由漢口、衡陽經湘桂公路而抵廣西柳州。九月初,本校又奉命全部遷移昆明,至七月底全部到達,開始訓練。洛陽、廣州兩分校,也相繼由空中與地面兼程趕至柳州,並與前廣西航空學校合併。民國二十七年元旦,正式更名為「中央航空學校」柳州分校。我國航空教育於焉全部統一於中央航空學校系統。此時第十期飛行生一五二人畢業典禮,總校長蔣公以軍事煩忙,未能前來,特派雲南省主席龍雲代為主持一切,並派毛邦初代,表致訓詞,時以抗戰方殷,交通不便,懇親會亦未舉行。本期驅逐組學生,由於飛機缺乏,技術訓練、尚感不足,必須留校繼續訓練。

        四月一日,本校奉命改組,總校長蔣公改為兼任校長,原校長陳慶雲改任教育長。五月,陳慶雲調航委會,周至柔重蒞本校繼任教育長。同月二十八日,轟炸員訓練班學生舉行畢業典禮。

第二節 改名空軍軍官學校

        民國二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中央航空學校奉令自七月一日起,改名「空軍軍官學校」,仍以周至柔先生袒任教育長。九月,政府為擴充空軍,大量培植飛行人員,以應抗日戰爭急需。乃在成都籌設空軍飛行軍士學校,正式成立,開始招生,培育飛行士官。十二月,第八期飛行生一四七人畢業。時值湘桂軍事轉緊,柳州的飛行訓練,感受威脅,柳州分校不得已分兩路遷往昆明;一由龍川轉滇越鐵路,一由桂黔分道遷抵昆明,教練機則編隊飛往昆明。

        由於昆明官校舍有限而且飛行訓練只有巫家霸機場,乃於民國二十八年三月,重行改組,先將原柳州分校改為初級班,移駐雲南驛(祥雲),另設中級班於蒙自,高級班於校部,開始訓練。並將在重慶之航委會偵察班及駐防新疆尹寧之轟炸班合併,成為偵炸班,班址設在滇東楊林。至此,空軍官校四個訓練班次遂分成四個地點:祥雲(初級)、蒙自(中級)、昆明(高級)、楊林(偵炸)分別施訓。七月一日,第九期飛行生畢業。十一月,周教育長再調任航委會主任職,校長蔣公派張有谷先生繼任本校教育長,民國二十九年三月,中級班由蒙自遷返昆明,並舉行第十期飛行生畢業典禮。所謂特別班生,乃是空軍飛行士校的畢業生,該校第一期自二十七年九月入學,此時畢業,併為本校十一期特班生,并改敘為軍官。

        民國三十年一月,張教育長有谷調任空軍第三路司令,本校教育長由王叔銘接任。二月飛行第十一期生畢業。這年夏秋之交,滇西局勢日促,日本飛機經常來襲,在昆明的官校校門竟遭日機炸燬,在祥雲的初級班教練機加抽時排成一排,殘遭日機來襲摧毁。新闢楊林機場完成,學生奉令由雲南驛遷至楊林。不久轉霑益訓練,一部分並轉往宜賓(如十五期)施訓。抗戰時期,本校遷徙流離,其艱苦情形於此可見

遷駐印度臘河

        飛行學自第十二期始正式編入學科講解,民國三十一年一月,飛行第十二期生畢業,二月問十二期特班生相繼畢業。日本在三十年底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繼於三十一年春向南洋各地展開,瘋狂攻勢,企圖煽動印度反抗英國,而受日本指揮。蔣委員長有先見之明,為確保印度,加強反侵略國家間之團結,乃徵得英政府之同意,早在這年的二月四日,偕夫人暨隨員取道緬匈飛往印度訪問。九日抵新德里,受英駐印總督魏菲爾的熱烈歡迎。蔣委員長並至加爾各答與印度人精神領袖甘地會晤,蔣公勉印度共同對抗日本之侵略。五月,本校第十三期飛行生畢業,十二月,十三期特班生畢。時屆年冬,因有英國租借法案之便,決定將初級班遷往印度。本校王教育長飛印度與魏菲爾會商,魏氏欣然同意提供訓練基地,旋派其部屬卡特,帶領勘察孟買、新德里、臘河等三基地,王教育長最後選定臘河。此時由於外援中斷,訓練難以為繼,為確保空軍後續戰力,本校初級班全部官生,即於民國三十二年二年起開始空運,飛越駝峰而達印北“旁遮普省”之臘河,以該地郊外民用機場作為飛行訓練基地,派徐康良為首任臘河分校主任,不久旋由胡偉克繼任。臘河是一個很荒漠的地方且天氣酷熱,本校官生抵此地,從搭蓋機棚到建築校舍,艱苦備嘗。但臘河(即今巴基斯坦)這個地方確是比較安全,日本飛機不易到達。然而英國卸要求中國人不能攜帶任何中國字印行的書籍字典赴印度。

印度臘河校部校舍                                                 印度臘河校部機棚
印度臘河時期初期飛行訓練                           印度臘河第六期機栻科學生實習

        民國三十二年三月,本校飛行第十四期生畢業。五月,王叔銘將軍調任空軍第三路司令兼空軍指揮參謀學校教育長,本校乃由劉牧群先生繼任教育長。五月二十日,飛行第十五期生畢業。十月十日又有第十五期特班生畢業。嗣後,從第十六期起至第二十四期各期都僅在昆明受短期之地面入伍教育後,即分期送印,在印度完成初級訓練後,直接送到美國受中級與高級飛行訓練。後來因為原訂在美訓練的合約變更,故二十四期一小部分及二十五期全部學生不能續送赴美受訓。

        民國三十三年是八年抗戰中,處境最艱危、憂患最深的一年。日本為大舉侵犯我國,在這一年由支那派遣軍總部擬定了「一號作戰計晝大綱」,其中說明作戰目的是:一、消滅中國西南的空軍基地,摧毀中美空軍襲日本本土的企圖。二、打通縱貫大陸鐵路,確保南洋方面軍和陸上的交通。三、摧毀中國軍繼續抗戰的意圖。事實上,日本一號作戰的主要目地,正是日本大本營所招認的:專為消滅中國西南的空軍基地。連日本的首相兼陸相(陸軍總司令)兼參謀總長東條英機聽了這個報告後,切望一號作戰計畫能澈底消滅中國空軍基地。

        於是日本根據計畫,增派部隊加強支那派遣軍的兵力,開始對中國西南作猛烈進擊,其派遣軍派員至西貢與南洋方面軍聯絡,會同協助湘桂路的後期作戰,並牽制昆明的中國空軍和陸軍部隊攻擊昆明。

        設於昆明的空軍官校校本部,受到日軍侵擾的威脅,乃於民國三十四年三月,將校部全部遷駐印度臘河分校,僅留偵炸班及照相組於昆明,並設留昆辦事處,負責辦理出國人員國內薪給事宜。四月十五日,飛行第十八期生畢業。五月二十三日,第十九期飛行生畢業。六月二十七日第十九期特班生畢業

        民國三十四年八年十四日,日本天皇頒布無條件投降之勅書,向盟國無條件投降,八月十五日,政府接獲日本投降電文。全國軍民八年艱苦的抗戰終獲最後之勝利,舉國上下無不欣喜若狂。

第四章 勝利復校時期

抗戰勝利筧橋復校

        當抗戰勝利,舉國歡騰之際。在昆明和印度臘河,本校師生更洋溢著準備歸國與返鄉的喜悅。在這時候,本校飛行第二十期生於九月二十七日畢業。隨後在十月十日,照相正科三期學生也畢業。這年十二月,本校已奉先遣人員一面到杭州筧橋修復校舍,一面派員分駐昆明、重慶、南京、上海各地移動。至於在臘河所使用的初級教練機,完全由本校技術精湛的教官駕駛,飛越駝峰,經昆明而抵杭州。成為當時盟邦空軍人員,萬分佩服之壯舉。較重的器材,則由印度加爾各答經海運到上海。

        民國三十五年三月,由印度飛抵杭州的飛機,全部遷抵筧橋,尚有部分之軍官、機械士及二十四、二十五兩期學生和器材等,亦正分批以海運或空運回杭途中。本校並舉行飛行二十二期特班生畢業典禮。按本期特班生即為原空軍飛行軍士學校第六期之學生也。由於該校一至六期學生素質甚高,並不亞於軍官學生,況且飛行軍士制度,經八年來之實施,覺得不盡合我國國情,乃奉令停辦。而將已畢業之一至六期學生,一律改為軍官學生,依次編列為本校第十一、十二、十三、十五、十九、二十二期特班生,并改敘為軍官。因此,在成都成立的飛行軍士學校,實質上就等於是空軍軍官學校的成都分校一樣,此亦為我國空軍教育及本校擴充之一大變革。

        四月四日,飛行第二十一期學生畢業,六月一日,偵炸班撤銷,另設站務科隸屬教育處。六月十五日,本校遷移工作,大體就緒,隨即在筧橋舉行復校典禮,由空軍總司令周至柔中將主持,盛況空前,六月下旬本校全部遷移工作都告完成

重整校園氣象新

        筧橋航校自淪陷以後,慘遭日寇的摧殘,在長期蹂躪下,本校機場、大禮堂、校舍、工廠所遭之破壞特甚。故抗戰勝利本校決定遷返筧橋原址後,即由當局積極籌備復校工作,在學校遷返之前,派先遣人員到校從事校區修復工作。第一批先回校的教練機等由於本校機場及棚廠尚未修復,只好先停在杭州,待機場修好再撤回。初步校舍,禮堂整修工作在六月底完成正好趕得上八月舉行的盛典。本校在八月舉行慶祝「八一四」空軍節及飛行二十二期生畢業典禮,九月一日盛大舉行校慶,這是本校十七週年校慶,正是筧橋復校後的第一個校慶,自是意義不凡,而隆重慶祝。十一月起成立校景佈置委員會,發起全校師生勞動服務,整理校園,粉刷房舍,使全校氣象一新。

        同時本校在校政上也於復校後蒸蒸日上,先是在民國三十五年五月十一日起,在筧橋本校對二十四、二十五兩期學生開始恢復自訓,並取銷在印度時期所暫用之假定編制,恢復原有編制。同年八月年八月本校教育長劉牧群調升空軍訓練司令,胡偉克接任本校教育長。十月一日,恢復初級和中級兩班之建制,高級班則併入中級班施訓。飛行第二十三期生亦於本月畢業。

        十一月間本校成立教育研究委員會,校史編纂委員會及生產消費合作社,並積極充實本校附設的子弟學校,按中央航空子弟學校成立於民國二十三年初校,校長陳鴻韜,江蘇海門人。南京曉莊師範畢業,全付心力盡瘁於空軍子弟教育,將航校子弟學校辦得有聲有色,坦任校長達二十四年,作育英才,甚受敬仰。

        民國三十六年五月一日,本校政治部改為訓導處,六月十五日,飛行第二十四期學生舉行畢業典禮七月,本校奉令改組,八月施實新編制,撤銷站務科,改初級、中級班為初級、高級訓練大隊。管理科改為勤務處,校工廠改為修護組,另設學生大隊,及勤務處之下屬的補給、基勤兩個組。校長辦公室與教育長辦公室合併,改為副官室。經理科改為財務科,會計室改為預算室,校醫院改為醫務科新成立監察室、統計室與人事科三個單位。十月,領袖蔣公辭兼校長職務,而以教育長胡偉克升任校長,教育長之編制同時撤銷。

        民國三十七年七月一日,本校第二十五期飛行生畢業。十二月一日,又舉行第二十六期生畢業典禮。怎奈中共擴大叛亂,赤化東北之後,復略取華北,赤禍向南漫延,竄擾於長江北岸,已威脅京滬。本校奉令遷台,經擇定台灣岡山基地為本校的校址。乃一面籌備遷校事宜,一面派員到台灣,先行修繕房舍,全校員生再分批遷台,是為本校在國難中又一次大遷徙。

        民國三十七年十二月,第一批員生開始又一次的國難大遷徙,由杭州到上海,首途海運來台,此後繼之以空運、海運陸續遷移。各期學生官士及飛機器材,與圖書,皆依計畫分別以空運飛渡東海而抵台南,轉達岡山。以海運運抵基隆港,再轉達岡山。直到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五日,本校全部的人員及器材,皆已運達崗山,繼續實施各期學生的學術科教育。至此國民政府正式離開大陸,在復興寶島從建空軍,擔起保衛台灣海峽重任。

本文摘自:空軍軍官學校沿革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空軍聯合作戰部隊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