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蘇聯И-15、И-16戰鷹的中國空軍第4大隊21中隊全體隊員。中立者為隊長羅英德,其左為副隊長柳哲生。1939年初,該中隊成員陸續調往陪都重慶地區擔任防空任務,多次與來襲敵機激戰。
圖片來源鐵血社區網
自高志航等第一代飛行員相繼陣亡後,柳哲生成為空軍戰鬥機部隊中的骨幹分子。特別是在 1940 至 1941 年間的重慶、成都及蘭州防空作戰中,他已成為駕駛蘇制I-16 戰鬥機駕駛員中的中心人物。他創造的俯衝攻擊法己從霍克Ⅱ移植到I-16上,在抗戰中,創造了擊落敵機11.33駕的奇跡,成了戰時官方公認的頭號王牌。當個人戰果達到 9 架時,蔣介石親自召見了他並親手授其九星星序勳章一枚,時年僅26歲就成為了血戰後能夠倖存的中國空軍少數王牌飛行員之一。
 |
柳哲生與他立下戰功的I-16戰機合影。 |
我們可以在一張日本當年空戰照片下面的注解中,真實體會到日軍飛行員對於這位中國王牌飛行員的驚恐,注解上寫道:“從編號上看,這架來襲擊我的I-16戰鬥機駕駛員是中國空軍著名`荒鷲'柳哲生,死裏逃生,真是幸運啊!”由此可見,他在日軍眼裏確是可怕的對手。柳哲生曾任第四大隊二十一中隊副隊長,二十四中隊中隊長等職。
戰後,柳哲生移居臺灣,後晉升為國民革命軍空軍總司令部參謀人員訓練中心少將主任。除前述九星序獎章外,還先後獲頒一等復興榮譽勳章、幹元勳章、抗戰勝利勳章、忠勤勳章及宣威、彤弓、雄鷲、楷模、光華、忠貞、陸海空軍、鵬舉等獎章近二十座,豐功懋績,足傲群儕。
民國五十年某日晚間,四名兵工學校的學生在台大旁的塯公圳發現一具女屍,由於媒體辦案的結果,將證物上的狗毛誤為柳將軍所豢養的狗毛相同,當時警備總部將柳府的廚工、司機及勤務兵刑求41天後,在死者身份不明情況下宣佈破案。
本有望獲升台空軍總司令,最後因被誣琉公圳分屍案而被迫退役,改行賣霜淇淋,後創設百樂乳品等企業。
於1990年底赴加拿大探視兒女時因腦溢血病逝於加拿大士嘉堡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