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第一路司令部 許成棨

      許成棨,福建閩侯籍抗日空軍烈士,1924年畢業於福建省立第一中學。馬尾海軍學校、海軍航空學校及中央航空學校第一期畢業。歷任海軍飛行員、空軍第五大隊第27中隊隊員、第17中隊飛行員、空軍第四大隊第22中隊飛行員、第21中隊分隊長、空軍參謀學校站務訓練班教官、航委會軍官附員,派在空軍第一路司令部服役,升至少校二級。

        在福建省立第一中學期間,許成棨體育成績尤其突出,與其兄許成樑同為福建著名田徑運動員。兄弟二人常在每年一次的校運動會上大放異彩,引得社會各界矚目。

        畢業之後,許成棨進入我國最早的飛機製造廠——附設于福州馬尾造船廠內的“海軍飛機工程處”接受航空培訓,就讀於飛潛學校航空班。體育原本就十分出色的他在刻苦學習飛行技術並通過實踐積累經驗後,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飛行員。

        1930年,許成棨駕駛雙桴水上飛機“江鴻號”進行試飛,在馬尾上空盤旋數匝後飛往武漢,安全落地,這是我國自製飛機第一次最遠的航程,在中國航空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1933年畢業於中央航空學校第一期航空班。1934年7月13日,補授海軍三等航空官。1935年2月5日,升任為空軍航空處少校飛行員。 

        日寇入侵,國難當頭,許成棨懷滿腔熱血,毅然投身抗日戰爭,他駕駛戰鬥機,憑藉長期的航空駕駛經驗和純熟的飛行技術奮勇殺敵,守衛祖國的天空,展現了中國飛行員的英勇風姿。

        按照《空軍抗日戰史》第四卷第77頁—81頁記載,1940年5月28日,中國空軍接到日軍航空兵來襲的情報,於上午10時10分,由空軍第4大隊先派出一架I-16飛機對空偵察。10時33分,空軍第4大隊I-15戰鬥機6架、霍克3戰鬥機2架從廣陽壩機場起飛、第五大隊第17中隊派出I-15戰鬥機6架由成都起飛,對日軍航空兵進行攔截,可惜並未攔截成功。

        到了13時05分,又接到日軍第三批轟炸機進入廣陽壩空襲的情報,在重慶上空負責警戒的第四大隊第24中隊分隊長張光藴駕駛I-16戰鬥機進行攔截。但此時張光藴右手負傷,無法扣動扳機,對日軍轟炸機進行的三次攔截都未奏效,只好返回梁山。

        當天戰鬥,中國空軍共出動I-15戰鬥機12架、霍克3戰鬥機2架、I-16戰鬥機1架共15架戰機對日軍轟炸機群進行攔截。其中第17中隊長鬍佐龍受傷,駕駛的飛機中彈10餘發。第21隊長陳盛馨駕駛的2111號I-15飛機中彈3發,第23隊長王玉琨駕駛的2701號I-15飛機中彈2發,分隊長姚傑駕駛的2704號I-15飛機中彈6發,第17隊分隊長許成棨英勇參戰, 所駕駛的2713號I-15飛機中彈多發。

        1943年11月14日,許成棨烈士帶領下屬,在四川成都乘大達機華山號飛赴湖北恩施參加對日軍作戰,飛機在恩施邊境上空失事起火,殉職。同飛機的有,中央航校第五期畢業,擔任空軍轟炸總隊無線電航行訓練班教官胡碧天烈士和中央航校第六期畢業,空軍第三路司令部軍官附員王曾漢烈士。後三人安葬于重慶南山空軍烈士公墓,英名被鐫刻于南京紫金山麓抗日航空烈士紀念碑上,永存於世,供後人瞻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空軍聯合作戰部隊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