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定發動機製造廠滄桑 李柏齡廠長

      民國二十五年(1936)國勢日益險惡,國人深知非加強軍備無以自存,而航空戰力實為強軍備戰所必須。於是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藉軍事委員會蔣委員長五十歲誕辰為由,發起「獻機祝壽」運動,經海內外各界熱烈響應,即以所募款項採購各式戰機若干。其後國際局勢具變,對外採購戰機日益困難;及至全面抗戰,沿海要港又多失陷,以致外援更不易得。於是遂有自製戰機發動機之議。

        民國二十八年(1939)夏,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決定籌建中國第一座發動機製造廠,以改變航空發動機完全仰賴進口的被動局面。遂於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動用前項結餘款340餘萬美元,成立發動機製造廠籌備處。任命留美取得航空工程碩士的航空機械學校教務處長李柏齡為籌備處長,十二月一日開始運作。由於當時國內缺乏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故李柏齡處長親赴美國網羅在美航空工業任職的中國留學生,包括李耀滋、錢學渠、張汝梅、梁守穎、程嘉厚、胡旭光、沈運乾等七位航空工程專家,都願返國為新興的航空工業盡力。這些人即為製造廠最初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

        籌備處初擬於昆明西南約30公里的安寧縣柳壩村前中德飛機製造廠舊址建廠,並派員赴美洽商購買發動機製造專利權、訂購相關新設備等,於民國二十九(1940)年六月以後次第完成。 嗣因法屬越南為日軍佔領,昆明屢遭轟炸,籌備處廠房亦遭波及,頗有安全顧慮,故於民國二十九年十月奉上級指示另覓廠址。隨即勘得貴州大定縣(現稱大方縣)羊場壩的烏鴉洞一帶頗為適合,遂決定遷廠。

        建廠於民國三十(1941)年元月一日,「發動機製造廠」在大定新址正式成立,對外稱「雲發貿易公司」或「雲發機器製造公司」。二月,以籌備處長李柏齡為空軍中校廠長(其後晉陞上校),並以聶恆賓為建廠籌備處主任。其規制是行政大樓與技術大樓蓋在山洞外,主要廠房則建於洞內。此一天然岩洞深100米、高60米,以磚木區隔為三層,底層為器材庫,二樓為機工課與五金材料庫。三樓則為裝配科、檢驗科、成品庫與專用工裝庫。總面積約5000平方公尺,區分為鑄造、 金工、裝配、補給工場與發電房等五個車間,以及原材料、工具、成品、設備、油料與 廢品再生等六個倉庫。設廠的各機具多半由滇緬公路搶運到國內,共達500餘噸。由於廠區交通偏僻,戰時物資供應不足,加上規模宏大,故主體建設整整兩年才竣工。 全廠編制初定官佐28員、機械士100員、學徒30員、士兵37員。建廠伊始,一般技術工人來自航委會由各兵工廠與飛製廠抽調的熟練工人;並從西南聯大、浙江大學等大學招募1941年應屆畢業的20餘名學生充任技術員。

        建廠工程稍見頭緒,遂於三十年七月一日調整組織,設廠長、副廠長各一員。下設秘書室、總工程師室(轄設計課、工作準備課、檢驗課、研究課)、工務處(轄鑄工課、機工課、裝配課、設備課、購運課、支配課)、政訓部、總務科、經理科、衛生科等單位。各部門負責人都是當時國內航空工業界的一時之選。為培養基層技術人員,又設員工訓練班,由廠長兼主任。民國三十年成立學徒班,直接招收初中程度的工人,前後招收八期(遷台後又續辦第九期)。次年成立員工訓練班,培養中下級技術人員,計招收技術員班三期、器材管理員班一期。共培育出中級技術員286人,技工350人。 大定廠的員工及眷屬一度高達2000餘名,該廠所培養的技術人員,日後成為兩岸發動機製造工業的重要幹部。 投產 經過艱難的建廠工程後,大定廠於民國三十二(1943)年開始運作。但因國內原料匱乏,滇緬公路又遭敵封鎖等因素而致工料時斷時續,直到民國三十四年(1945)春才完成了第一具G105發動機的試製。

        稍後中印公路通車,始得正式進行生產,但尚未及運用於國產戰機時日本即已投降,二次大戰結束。抗戰勝利後,李柏齡廠長奉調赴美,廠內高級技術人員也多調往東北、華北接收日方航空工業設備,王士倬接任第二任廠長,繼續預計的批量生產。並因廠址交通不便,派員分赴湖南、廣東等地勘查新址,以為遷廠選擇。

        民國三十五年(1946)十二月,共完成G105發動機32具,抽樣耐久檢測數據也通過美國萊特原廠的審驗,達到可以安裝的水平。即將其中任意兩具送往昆明航空站,由該站將發動機安裝在一架DC-3運輸機上,並成功地試飛南京。在證明合格之後,大定廠的發動機又安裝於昆明第一飛製廠自行生產的AT-6教練機。中國第一架自製飛機於焉完成。 此時廠內庫存發動機毛胚件與外購配套件全部使用完畢,又因戰爭結束後政府縮減軍事經費,難以購料繼續運作,發動機量產因而被迫停頓。為圖發展,遂轉型製造當時國內常見的汽車廠牌如雪佛蘭、福特、道奇、豐田等廠牌汽車的零配件。包括活塞、活塞環、活塞銷與汽缸套等。這段期間雖曾試產美國萊可敏公司設計的185匹馬力小型發動機,又準備在廣州設分廠,製造用於噴射戰鬥機的Nene A發動機。旋因大陸局勢逆轉,所有計畫皆告終止。

        民國三十八年(1949)二月,空軍總部決定將大定廠遷往臺灣,並撥出黃金10萬兩作為遷廠費用,第三任廠長顧光復親往台灣勘查選定廠址。五月撤銷原建制,改設大定疏運處及拍賣委員會,五月十九日開始進行遷廠。遷廠路線,預定人員物資先經貴陽運至柳州集中,再分二途:一由空運直達臺灣臺中;一由船運沿西江至香港,再換海輪轉往臺灣基隆。初因計畫周密,秩序井然,但數月後戰局迅速惡化,無法完整遷出。至九月間始洽妥一艘千噸級美國登陸艇,裝載最後一批物資從柳州直航臺灣。亙遷移全程,最終運抵目的地的機具大約五成,但人員方面則因國人安土重遷等觀念,來臺官兵員工約佔全廠三分之一。陸續轉赴位於臺中縣清水鎮中社里的新址,年底遷移完畢。

        同年十一月一日修正編制,並改稱「空軍金工發動機製造廠」。十二月一日,又恢復原番號「空軍發動機製造廠」。四十一年(1952)四月一日,該廠改隸空軍供應司令部。四十三年(1954)十一月一日,併編於空軍第三供應處,番號撤銷。結語 大定發廠成立於全面抗戰期間,而第一具發動機出廠已在日本投降之後。對戰局無所裨益,顯然未能達成原先設廠的目的。 然而在整體工業條件不足的情況下,大定廠匯集一流的航空工業人才,在萬般艱困的環境下,創立一座遠超過當時中國科技水準的現代化工廠,其本身就值得讚嘆。且當一切物質條件極度匱乏之際,一群心切國家前途的高級科技人才,不計個人的待遇、名位、研究環境,在幾乎與世隔絕的荒山野嶺之中,從無到有創出如此輝煌的局面,更顯得精神力量的可貴。更重要的是那不只是一座單純的工廠。在歷屆負責人的全力投入下,其員工訓練班培養了中國第一批優秀的航空工業技術人才。這些人雖未能在抗日戰爭中及時製成發動機安裝在國產戰機上,卻成為往後海峽兩岸航空工業的骨幹。在中國近代科技發展過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後記 本刊主編張之傑先生和曾經任職大定廠的王文煥老先生同是新店大坪林天主教聖三堂的教友。今年11月20日,張先生安排劉宗平教授、鐘柏鈞同學和筆者訪談王老先生。劉教授根據訪談錄音及王老先生編纂的《航空救國──發動機製造廠之興衰》一書,撰成訪談文。筆者根據王老先生巨著及若干網路資料,撰成本文。本文經王老先生費心訂正,謹誌謝忱。

摘自中華科技史學會學刊第 16 期(2011 年 12 月)楊龢之

“烏鴉洞”的航空情懷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已經過去了20年,前幾天回老家,看了看我曾經就讀過的中學——貴州省大方縣羊場壩鎮的理化中學。理化中學的校址就是當年的金江機械廠(即原民國時期的大定飛機製造廠)子弟學校,那時住校的同學都會成群結隊到廠區看書,因為那裏不但綠樹成蔭,晚上還有路燈。金江廠搬走後,被地方廠佔用。等我考上航空院校,進入航空企業工作後,才知道這個地方記錄著一段讓人難以忘懷的航空情節。

選定羊場壩

        羊場壩鎮離貴陽市約有180公里。上世紀30年代抗日戰爭爆發,中國空軍力量薄弱,雖從國外購進了若干飛機,但維修飛機所用的材料完全依靠外國,尤其是飛機的核心部分——發動機,中國根本不能製造,處於十分被動的局面。此時,“航空救國”的呼聲越來越高,為加強國防建設,國民政府向全國發行“航空彩票”,通過債券集資購買飛機和興辦航空工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航空發動機製造廠開始籌建,委任赴美留學歸國的李柏齡為廠長。1940年5月1日,李柏齡等人回國,投身於籌備建廠的艱苦工作。由於日軍空襲,籌備處3次被炸,只好放棄在昆明建廠的計畫。又經過4個多月考察,最後確定把航空發動機製造廠建在貴州省西北的大定羊場壩的烏鴉洞。短短兩年,烏鴉洞的兵工廠建起來了,一台台美國精密機器排除層層險阻,運進了烏鴉洞。遠道歸國的知識份子也將先進的技術帶回了國內,成為我國航空工業最初的一段發展史。

        1941年1月1日,中國第一航空發動機製造廠正式成立,簡稱大定發動機製造廠,羊場壩也因此成為了我國航空工業的發祥地。

三層的烏鴉洞

烏鴉洞口(主廠房正面)                                              當年科研樓
原501廠辦公樓

        大定航發廠廠區面積很大,烏鴉洞(1號洞)和清虛洞(2號洞)便在其中,主廠區集中在烏鴉洞。這裏雖高寒偏僻,但溶洞高大、隱蔽,廠建其中,秘密又安全。被稱為“烏鴉洞”的溶洞,外形像一隻烏鴉,洞內大得驚人:洞寬和深有100米,洞高約60米,洞內是一個長達50米、寬80米的空曠場地。從洞外觀看,只見一堵由大石塊砌成的矩形高牆,端莊而巍峨地橫立在洞口,有一種天工造物的神奇感,令人肅然起敬。洞底還有一條天然石壕,據說長十餘公里,可通另一石洞,只是裏面陰氣森森,沒有人敢輕易深入探測。

        大定航發廠的附屬設施諸如:火電站、鑄造廠、螺旋槳廠,最初計畫建在離烏鴉洞2公里的清虛洞內(2號洞),該洞高約60米,洞頂有天窗,洞內有小河,是建設附屬設施的理想場地。生產發動機的主要廠房建在烏鴉洞內,為三層木質結構建築,底層為器材庫,二層為機工庫(包括機械加工、工具製造、熱處理、電鍍等車間),並設有五金庫,第三層為裝配庫、成品庫、工具庫等,總面積為5000平方米。1945年上半年,第一台航空發動機試製成功。曾在大定廠工作過的歐陽昌宇在他的《烏鴉洞的奇跡》一書中這樣寫道:“1944年至1946年,以近3年試製時間,大定廠生產出我國第一批自製航空發動機32台。通過100小時採樣耐久性試車,委請美國萊特工廠鑒定,認為合格,並將其中一台安裝在美制C-46大型運輸機上,由昆明直飛南京,證明飛行性能良好。這是在極端困難條件下白手起家,於短短的3年內,為我國航空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是群策群力,開天闢地的壯舉!”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了大定航發廠。3年後,大定航發廠從羊場壩遷往四川省成都市,成為人民解放軍軍工企業的一部分。

遠道而來的人

        烏鴉洞記錄著航空前輩“航空救國”的情懷和個人奮鬥的足跡。為了充實高級技術人員,航發廠在建廠時從西南聯大,浙江大學等大學招募20余名學生,被譽為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的吳大觀便是其中之一。吳大觀曾經回憶說:“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個小工廠,國外回來的留學生有8位,包括廠長李柏齡。副廠長戴安國從德國回來;總工程師李耀滋是從麻省理工學院(MIT)回來;還有錢學渠,他是錢學森的堂兄,是搞機械加工的;張汝梅是搞工具設計製造的、曹有誠是搞冶金的、程嘉垕是搞鑄造的,梁守槃搞飛機發動機。這些人都是美國、歐洲留學回來的,不少是MIT的碩士、博士。在那個時候,這些人抱著發展中國的航空工業、航空救國的信念,在那麼一個艱苦的地方,兢兢業業,不辭勞苦,真是不簡單!”自1942年吳大觀從西南聯大被招募到廠任設計員,到1956年他離開大定在瀋陽航空發動機廠組建新中國第一個噴氣發動機設計室為止,他在這裏工作了14年。

        上世紀60年代,一批航空人響應毛主席“備戰備荒為人民、建設貴州大三線”的號召,從南京來到了貴州的羊場壩。航空部(原三機部)根據這一精神,決定由南京金城機械廠為主包建金江機械廠。在國民黨時期曾建過的烏鴉洞和幾棟舊木房的基礎上,一棟棟廠房、宿舍在羊場壩的洞內、山上聳立起來。之後陸續有大批人員從全國各地來到這裏。宿舍建設跟不上,暫時住在發黴的倉庫裏。冬天,寒風刺骨;夏天,蚊蟲叮咬……困難一個接一個,但大家十分清楚到貴州來建設大三線,從踏上遠征的第一步起就意味著苦和累,在這裏,圖不到名和利,圖的是為黨、為人民做點貢獻,圖的是早一天建設好大三線,讓毛主席放心,讓全國人民過上安定和平的幸福生活。1970年3月25日,在原大定航空發動機製造廠廠址,一座現代化的軍工企業——金江機械廠建成了。

        隨著國內國際形勢的發展,烏鴉洞在新中國建立後,航空發動機生產仍然熱火朝天,工人們夜以繼日、爭分奪秒地工作,一批批軍工產品源源不斷地運到大山外,運到前線。在烏鴉洞工作的人們為我國航空航太工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現在溶洞中的廠房雖然早已搬遷,一釘一鉚及機床都隨遷新的廠址,但留在牆上的標語口號仍然向人們訴說著當時熱火朝天的場景和中國人民的頑強精神。

        上世紀80年代,金江廠搬走了,追溯工廠搬遷的原因,據說是因為洞內曾經掉下一塊上百噸重的岩石,廠裏向中央彙報如繼續在此地生產,擔心岩石在機械振動下會掉下來。現在參觀過工廠的人們,還能看到在溶洞的頂端,至今保留著七顆大螺釘,這七顆螺釘長50多米,是從山上穿插下來的,作用是鉚死岩石避免危險發生。而直接原因可能是上世紀80年代,在市場經濟大潮的影響下,三線企業的分散性和隱蔽性使得他們在轉向市場經濟時遇到了巨大困難,交通、資訊的閉塞使大批三線企業在市場經濟中近乎完全失去了競爭力,企業搬遷勢在必行。

        今天,烏鴉洞“航發廠”的遺址保存基本完整,豐富的歷史內涵感染著前來參觀的遊客。它既是中國航空工業的搖籃,也是一處極具價值的“航空報國”的歷史文物遺址。

(本文作者為中航工業航標公司紀委書記、工會主席)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空軍聯合作戰部隊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