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南侵 大戰將起

        民國二十九年二月,日軍進佔海南島,企圖切斷我國自南洋運送軍品由瓊州上岸的補給路線。來年三月,日本扶植汪精衛政權在南京立國,與我中央政府分庭抗禮,期以政治分化來瓦解我軍民對日本之抵抗。

        民國三十年五月,德國侵略荷蘭並將其吞併,使得孤懸在南洋的荷屬印尼殖民政府搖搖欲墜;六月,法國抵擋不住德國凌厲的攻勢,向德軍投降,並成立親德的維希政權,法屬安南也隨之轉變陣營。歐洲戰局的發展,增大了日本南進的野心。

        九月二十三日,日電與法屬安南協儀,將部隊開入北越,進一步阻絕軍需品自越北海防經雲南輸入我大後方的命脈。三天後,美國宣佈開始限制對日輸出航空燃油及廢鐵等管製品,並準備隨時實施全面禁運。日本在臺灣、滿洲年產原油三十萬噸,尚不及日本本土年耗量的百分之三;日軍七百八十萬噸的燃油戰備存量,僅夠九個月耗用,若無穩定的進口石油,日本海陸軍很快就動彈不得。日軍的焦慮與急切可想而知,奪取荷屬印尼在爪哇及婆羅州的油田,在日軍軍閥眼中,更是勢在必行。

        為了迎接南進“聖戰”,日軍訂下兩條進攻軸線,第一條由馬公經海南島、南越直取馬來半島;另一條由左營出航襲取菲律賓呂宋島。兩條攻擊軸線始端均在臺灣,要奪取戰場的絕對空優,號稱不沉母艦的臺灣正好派用上場,集結優勢空中打擊力,準備出擊。

        民國三十一年六月十八日,日蘭商會談判破裂,日本無法商購取得印尼油田的原油;七月,日本派軍進駐西貢,佔領南越,舉世震驚;五天後,美國於七月二十六日宣佈凍結日本海外資產,於八月一日對日實施全面石油禁運,並使美、英、中、荷對日包圍圈表面化。自此,兩大陣營對壘白熱化,世界大戰之爆發,如箭在弦。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駐防臺灣的日本海軍航空艦隊,除了上述各航空隊外,另有直屬的東港海軍航空隊及新竹的練習航空隊,作戰飛機已達四百八十架之多。

        面對強大的日本空中武力,盟軍在南洋的作戰飛機無論質與量均遠非日軍的對手。論數量,盟軍整合南洋各地的航空機只有六百餘架,且星散四處;論品質,絕大部分都是逾齡舊貨,唯一具有打擊力的,僅有美軍的三十五架B-17飛行堡壘重轟炸機,具有遠程轟炸臺灣全島的嚇阻力。太平洋戰爭曝發前夕,若再論及飛行部隊的鬥志、士氣、後勤、維修等評估戰力的參數,連盟軍都承認一旦開戰,遠東方面的戰力,必定輸給日本。

        日本終於發動了太平洋戰爭,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突擊珍珠港、轟炸菲律賓及登陸馬來半島的軍事行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迅速卷襲南洋,侵略的前緣已遠達澳洲週邊;菲律賓、婆羅洲、馬來西亞及印尼也以完全鞏固,前線飛行部隊也向前躍進至新幾內亞向所羅門群島與盟軍交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空軍聯合作戰部隊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