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戰期間空軍執行空對地作戰紀實

淞滬會戰

時間:民國26年8月13日至11月下旬

八月十四日筧橋上空發生空戰戰果輝煌,然同天,我空軍轟炸部隊、偵察部隊,或其他基地之作戰部隊依令滿載炸彈全部出擊,出動近七十餘架次,集中攻擊上海敵人艦艇、碼頭、倉庫、陣地、司令部等予敵重創;空軍在京、滬、杭等地部隊盡夜出擊淞滬一帶敵人阻滯其增援。

八月十七、十九、廿日轟炸上海敵兵營及敵艦

八月廿二、廿三日轟炸上海瀏河一帶敵登陸部隊

八月廿五日出擊吳淞外海敵艦及登陸部隊

九月六日轟炸上海、瀏河、獅子林一帶的敵艦,擊沈敵艦三艘

九月十八日轟炸蘇州河一帶日軍及上海吳淞口日軍基地

九月十九日轟炸長江外余山附近日巡洋艦一艘並予以擊沈

十月十三日轟炸上海敵軍機場及軍事設施

十月十四日夜襲上海楊樹浦日軍

十月十五日轟炸日軍兩個步兵連、大砲、輜重等軍事物資

十月十六日襲擊上海日軍高爾夫基地

十月廿二日出擊上海崑山機場

        我國軍部隊於淞滬會戰期間投入約七十萬人,不論中央軍或地方武力,皆知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戰爭,因此個個奮勇作戰,前仆後繼,死而後己。而空軍建軍未久,以雛鷹之姿,抱持我死則國生的志氣,並確立了即使人機俱亡亦無所畏懼的忠勇軍風筧橋精神,使淞滬會戰持久達四個月,打破日軍三月亡華的迷夢,也爭取及開展了八年對日抗戰的契機。

中秋夜襲敵陣

時間:民國26年9月18日至9月19日

        民國26年9月17日,中國空軍之母蔣夫人,在南京對正在開會的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的將校們說:「將軍們,不用說您們也知道明天是什麼日子,九一八事變六週年了。為了雪洗國恥,委員長命令空軍給日軍以最大的打擊,我將陳納德顧問帶來了,讓他與你們一起擬定作戰計畫──」。

        我空軍自「八一四」空戰後的連續作戰,人員和飛機損失很多,為保存實力,8月21日發布的第十二號作戰命令,將空軍作戰方式由群機出動,改為單機出發,白天行動改為夜間行動。

        9月18日,恰逢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駐守在南京的空軍第四大隊第五大隊王常立等一群東北藉飛行員,六年來每逢「九一八」都要絕食一天以示不忘國仇家恨,此時他們接到上峰命令,就下了必死的決心,由晚打到早以雪「九一八」之恥,要做到人休息飛機不休息,輪番飛到上海,炸平上海的日軍陣地,炸沉海上的日軍戰艦。

        參加夜襲的是我空軍第四大隊、第五大隊及第六大隊。九一八晚上19時30分首批參戰的李桂丹隊長、柳哲生、王遠波、龔業悌、李有幹、巴清正駕機轟炸日軍在上海的軍火庫及海面上的日本軍艦。

20時30分第二批,由五大隊廿五中隊張偉華分隊長率鄒賡續、張慕飛,駕機炸上海。

22時05分第三批,由四大隊長王常立率廿二中隊的張光明、曹世榮、梁添成、王文驊轟炸蘇州河一帶。

23時20分第四批,由廿一中隊李桂丹再率王遠波、柳哲生、龔業悌轟炸吳淞口。

        午夜後,第六大隊五中隊陳歷壽、劉盛芳、封仕強、葉子雲、嚴鎮川、曹朝覺,分別駕三架道格拉斯O2MC機,分三批以單機前往上海轟炸日軍。

        這次夜襲中國空軍出動21架次,對上海的日軍實施通宵達旦的輪番轟炸,使日軍損失價值700多萬元的軍火。而在當晚的夜襲中,也以三枚500磅的炸彈,炸燬日本1900年從英國買回來的出雲號軍艦。而我方唯一的傷亡是王常立大隊長。

平型關大捷

時間:民國26年9月26日

        民國26年8月20日,日軍突破我長城要隘神威台口後,即協同長城外各軍會攻張家口,國軍以重兵守備南口、赤城、延慶、懷來一帶,與敵鏖戰十餘日,予敵甚大打擊,然我軍傷亡亦大,造成南口、周家口先後失陷,各部隊先後向晉北轉進,但因聯繫不良,以致廣靈、靈邱、大同之線相繼失守。九月下旬,日軍又以主力向我平型關猛攻,另以一部由茹越口突入,我軍為保晉北要地,集中各部十餘師佈防於平型關、雁門關、神池一線與敵激戰。

        9月26日因平型關、蔡家峪之敵已被我包圍,有全殲之勢,因此第二戰區長官電令空軍派機前往協助轟炸。16時10分第七大隊第12隊隊長安家駒率可塞機4架,每機攜帶18公斤炸彈8枚,自太谷出發,除隊員張廷傑因起飛較遲,遇霧折返外,餘三機於17時30分到達目標區,發現敵重兵器及戰車、汽車多輛;我機即自六千呎俯衝投彈全數命中平型關外敵戰車隊,其他地面部隊經我轟炸後甚為混亂,我機於投彈後全數安返基地降落。

        9月27日拂曉,第16隊隊長楊鴻鼎率可塞機10架前往偵炸平型關一帶日軍,當到達平型關東方約二里處,發現日軍千餘人,並有坦克車、砲車、卡車等百餘輛停於公路上,而公路兩側山地有敵陣地,正與我駐守平型關之第八路軍對抗中,又發現平型關東北至廣靈之公路上,有敵運輸車隊3、40輛向平型關前進中。楊隊長立即目標分配,以六機轟炸平型關之目標,共投下50公斤炸彈12枚、18公斤炸彈24枚,炸燬敵坦克車、砲車、卡車等數輛,並炸中敵陣地數處,,日軍死傷百餘人;另四機轟炸廣靈路上之敵軍,投下50公斤炸彈8枚、18公斤炸彈10枚,炸燬敵運輸車1輛,炸傷數輛。此次攻擊非常成功,戰果輝煌,日軍陣勢大亂,是為平型關大捷。

南京保衛戰

時間:民國26年11月13日至12月13日

        日軍從十二月一日起開始進攻南京,當時守軍自上海撤出主力向安徽、浙江,一部向南京轉進,當時南京地區之國防工事雖已完成,但並未實際運作,因此部隊進駐時仍需耗時整備,然已時不我予;而空軍從八月十四日參戰起,作戰勇猛,戰績無數,但人員及飛機的耗損而無法補充,確是不爭的事實,雖欲全力投入南京保衛戰,但受限飛機數量而不可得。

        民國廿六年十一月底,空軍戰機損耗殆盡,南戰場僅餘十二架,五架駐漢口,七架駐南京(其中二架引擎損壞)。十二月一日,中國空軍蘇聯志願隊普羅柯菲隊長率廿五架I-16進駐南京機場(首次出現在中國戰場),並擊落數架日轟炸機,但已無法挽回頹勢;十二月九日,南京大校場陷落。十日,新接收的六架蘇聯SB輕轟炸機,由金雯領隊,自南昌飛往南京,轟炸京郊之日軍,十二月十三日南京陷落。

台兒莊大捷

時間:民國27年3月25日至4月中旬

        南京淪陷後,駐華東的日軍逐漸沿長江向武漢西進,而駐華北的日軍則必須先拿下徐州,才能順著平漢線南下;台兒莊之戰就是徐州會戰的序戰,這場戰役中國打了一場大勝仗,但贏的相當辛苦,空軍對於整個戰役沒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對於在地面的日軍卻造成了很大的打擊,也提振了地面部隊的士氣。

        台兒莊距離當時空軍大本營武漢有550公里,為了支援台兒莊,以駐防孝感的第三大隊及駐漢口的第四大隊為主體。執行任務時,飛機必須前一日飛到河南駐馬店或周口,隔日清晨飛到商邱加油,然後再進襲台兒莊,因油料及航程關係,飛機飛到台兒莊的留空時間也僅有15分鐘,執行任務時間及效果有限。

        4月9日晨(日軍在台兒莊之部隊已被擊潰向北逃逸),第三、第四大隊共派19架驅逐機從駐地經周口到高邱,經二次加油掛彈,然後飛至台兒莊、棗莊與嶧縣一帶,實施阻絕攻擊日軍陣地及補給品;當任務結束返航經高丘加油到周口過夜,預於第二天返航。唯第五戰區請空軍第二日再次出擊,以擴張戰果;10日晨,獲令再度出擊,對台兒莊附近之日軍轟炸掃射,任務結束,返航於商邱附近遭遇日機,立即迴轉接敵,無奈油量限制,我數機油盡,有的迫降機場,有的迫降野外,是役擊落日機二架,我第三、第四大隊各有傷亡。

空軍轟炸機遠征日本

時間:民國27年5月20日

        早在抗戰初期,空軍就有轟炸日本本土的計畫,民國廿六年夏,中國軍事代表團在莫斯科購買了六架遠程重轟炸機(TB機),空軍接收後,不幸於12月13日在江西吉安,遭日軍炸毀三架、炸傷二架,導致計畫擱置。

        於是空軍退而求其次,希望計畫利用二架馬丁機執行,然馬丁機載彈量不足,轟炸效果有限,最高當局乃想出空投文宣紙彈構想,以區別日軍的殘暴。文宣以日文撰寫,包括(告日本國民書)等五種傳單,共20萬份,除表示中國空軍有能力空襲日本本土外,更要喚醒日本民眾瞭解軍閥的黷武侵略。

        空軍於27年初責成徐煥昇上尉組成遠征日本機隊,以馬丁機B-10機兩架組員八人:長機徐煥昇、副駕駛蘇光華、領航員劉榮光、通信員吳積沖,二號機佟彥博、副駕駛蔣紹禹、領航員雷天眷、通信員陳光斗。集訓地點在四川成都鳳凰山機場,歷經三個月完成各項整備。

        蔣委員長及夫人於5月13日在武昌南湖機場召見任務人員,剴切訓勉並祝順利成功。任務於5月19日1523分自漢口起飛,1755分落寧波櫟社機場,完成整備後,於2348分起飛航,向日本。航行途中,在東海海域發現敵艦數艘,唯因任務機飛行在雲上高度,未為敵艦發現。廿日二時四十分已見日本海岸,二點四十五分,任務機以三千五百公尺高度,到達長崎上空,敵未燈火管制,即開始實施投放傳單,並經熊本、福岡、佐世保,完成20萬張傳單後,於四時許始離日本。在海洋上空遇極惡劣天氣,亦遭敵機攔截,均安然度過,於20日上午10時餘安抵漢口,圓滿達成任務。

        這次空軍遠征日本,空投文宣紙彈,帶給日本極大震憾。這是有史以來外國飛機首次入侵日本,打破了日本軍閥向天皇及民眾的承諾,日本本土不會被入侵的神話,這次行動也比美國杜立德的報復行動要早了四年。

武漢會戰

時間:27年6月中旬至11月中旬

        武漢位於平漢、粵漢鐵路次交及長江、漢水之會,為中國東西南北交通樞紐,南北戰場之聯繫,戰略地位重要,且為國軍失守南京後的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不啻為事實上的首都;日軍大本營在6月15日,日本天皇的御前會議決定實施漢口攻略作戰,企圖深入武漢,破壞我抗戰中心區,使我不能繼續抗戰。日軍決定以一個軍沿淮河進入大別山系北方地區,一個軍沿長江進攻,並統一由華中派遣軍作戰指揮,唯6月中旬因國軍於花園口破壞黃河大堤使黃河潰堤奪淮入海,以致日軍無法利用淮河乃決定主力沿長江一路前進,6月18日日寇大本營發布命令指示以初秋為期攻略漢口。然日軍於總攻前已於6月12日發起先期攻擊,運用毒氣攻佔安慶馬當湖口等地,國軍節節敗退。

        就在中日武漢正式交鋒之際,日蘇於7月29日爆發張鼓峰事件,雙方互有攻防,唯在日俄皆不願擴大戰事的情況下於8月11日日蘇停戰事件結束。日軍大本營遂於8月22日下達命令,發動漢口攻略作戰,我方稱武漢會戰,此役為七七事變以來日軍動員40餘萬人為最大之兵力,我方亦動員達38萬之眾,超過全國總兵力之一半。

        日軍發動攻擊後,由於國軍任一接觸面兵力皆不占優勢,且裝備訓練顯居劣勢,制空權完全為日軍所得,故國軍雖以十敵一仍無法戰勝,於戰場屈居下風,加上日軍使用毒氣肇致國軍傷亡甚鉅;直至10月1日於萬家嶺附近,遭到國軍奮勇抵抗,雙方激戰日軍不支國軍增援予以包圍,至10月10日於國慶日予以圍殲,我稱萬家嶺大捷,為台兒莊大捷後又一次重大勝利振奮軍心。

        唯10月12日日軍在廣東大亞灣登陸,於10月21日攻占廣州,日軍登陸廣東令國軍背腹受敵,蔣委員長為保存有生力量遂下令撤守武漢,至10月25日,日軍

        攻占武漢。委員長於31日發表「武漢撤退告全國軍民書」,申告持續抗戰到底,此役反使日軍更為深入中國腹地,陷入進退維谷攻守兩難之境地。

        此役我空軍為協助陸軍,以主力轟炸長江敵艦及蕪湖安慶之敵機場,經三個月之猛烈作戰,予敵傷亡甚重;我空軍自保衛武漢以來,前後五個月戰果總計:炸傷敵艦67艘、炸沈23艘、炸燬敵機16架、擊落敵機62架、擊傷9架

我空軍概況

時間:民國28年以後至抗戰結束前

        空軍自武漢會戰後損失慘重,除以一部駐贛南、川東任各地區防空外,主力均後調整訓;

        廿八年整訓後,作戰部隊計有七個大隊,一個獨立中隊及四個志願大隊,第一、二、六、八為轟炸大隊,第三、四、五為驅逐大隊,部隊長稍有異動以張之珍為第一大隊長,金雯為第二大隊長,徐燕謀為第三大隊長,劉志漢為第四大隊長,黃泮揚為第五大隊長,黃普倫為第六大隊長,徐煥昇為第八隊大隊長;全部兵力有飛機135架,經補充後有各型飛機215架。軍區司令部仍為一個,路司令部仍為三個,以黃秉衡為軍區司令官,張廷孟、邢剷非、田曦為第一、二、三路司令。

        廿九年,除將第一軍區司令部改為第四路司令部外,其他原有之第一、二、三個司令部仍保持番號,作戰部隊除原有七個大隊外,蘇聯志願隊予以撤銷,兵力計有驅逐及轟炸機共160架,用於支援陸軍作戰,暨保衛陪都與各重要空軍基地及掩護國際交通線,經歷次戰役之消耗後,至年終僅剩飛機65架。

        卅年初,空軍又自蘇聯補充轟炸機100架驅逐機148架,但蘇製驅逐機性能遠遜於日軍之零式驅逐機;四月成立空軍總指揮部,專負作戰訓練之責,五月又設立第五路司令部於昆明,六月由美國購置P-40驅逐機100架且美志願大隊成立,作戰部隊仍為七個大隊(第十一、十二大隊及一個獨立中隊全年均在訓練中均未計入),截至年底共有各型飛機364架,新購之P-40機100架,則由美志願大隊使用。

        卅一年三月以後,美國補充新機漸次到達,各部隊均派人赴美及印度卡拉蚩訓練及接收新機,七月以後訓練陸續完成飛返國內,迄年底共接收B-25轟炸機19架、P-40驅逐機27架、P-43驅逐機41架、P-66 驅逐機82架作戰部隊仍為七個大隊(第一、二、八為轟炸大隊,第十二大隊全年均在訓練未計入,第三、四、五、十一大隊為驅逐大隊),一個偵察中隊及美志願大隊一個,共計各型機337架。

        卅二年仍保留五個路司令部,作戰部隊於九月間計有七個大隊(第一、二、十二大隊為轟炸大隊,第三、四、五、十一大隊為驅逐大隊)及一個混合大隊(第八大隊所改,含驅逐、轟炸各二個中隊)同年將一、三、五共三個大隊編隸中美空軍混合聯隊,本年空軍係以大部時間用於新機訓練,作戰係本機動集中原則,打擊敵空軍及支援陸軍作戰。

        卅三年我作戰部隊僅有第一、二、三、四、五、十一等六個大隊(四個驅逐大隊及二個轟炸大隊);卅四年抗戰結束前,第二路司令部撤銷,由張廷益、徐康良、劉國運、晏玉琮分任第一、三、四、五路司令官,作戰部隊有一、二、三、四、五、八、十一等七個大隊及一個直屬第十二中隊,由王育根任第一大隊長、萬承烈任第二大隊長、楊孤帆任第三大隊長、司徒福任第四大隊長、張唐天任第五大隊長、洪養孚任第八大隊長、蔡名永任第十一大隊長,方朝俊任第十二中隊長,年來陸續接收B-25、P-40、P-51等機後,我空軍實力已大大增強,裝備性能均較日機優越,我空軍已再次掌握中國領空。

轟炸武漢機場

時間:民國28年10月3日

        抗戰肇始,我以軍備之劣勢,及國內一切準備尚未完成,故在第一期作戰(武漢會戰前)所採取的戰略為守勢之作戰,以空間換時間爭取最後勝利;而武漢會戰的關鍵性任務在使我國抗日戰爭達成長期持久的國家戰略目標,國軍為擴大戰場奠定長期抗戰的基礎,在爭取到四個月的時間後,於民國27年10月25日主動放棄武漢實施戰略轉進,並開始實施反攻之準備。唯日軍攻佔武漢後,即取得轟炸重慶的前進基地,自民國28年至30年日軍轟炸最猛烈的二年半中,總計對重慶實施轟炸兩百餘次。慘絕人寰的轟炸行動中,造成我後方基地全毀房舍數十萬戶,遭炸百姓死傷二十餘萬人,對百姓的暴行實乃慘烈。

        蘇聯為了自身利益,於民國26年底以志願隊名義支援我抗戰,實則是把中國作為對抗日本的練兵地點,猶如他們在西班牙對抗德、義兩國一樣,他們的空軍每六個月就換掉一批,以使大家都有機會經驗一下實際作戰,果然於德蘇戰爭前夕蘇聯即與日本簽定了互不侵犯條約而撤出中國。

        自民國28年已來,我陸軍常為主動屢施反攻,如四月間各戰區之反攻,夏季攻勢、九月攻勢,均予日軍重大損害;國軍自第二期開始整訓後,迄十月間已屆期滿,實力大增,乃策定冬季攻勢作戰計畫,企圖予日軍以重大打擊;10月3日我各軍開始反攻,空軍奉令先襲擊武漢敵機場,以阻敵支援及轟炸我後方基地。

        當日天氣良好,我駐成都蘇聯志願轟炸大隊DB-3式機九架,由大隊長庫力申濶領隊,九時自太平寺機場起飛,十二時四十分高度七千公尺,進入目標區上空。日軍並無任何防備,機場內四周停滿飛機,密集排列,以機場中心為主,連續投彈,頓時濃煙四起,火光沖天,我機於下午四點卅分全部安返。是役共炸毀日本海、陸軍航空隊二百多架各型機,空地勤人員數百人傷亡,炸毀油庫及航材庫造成日軍巨大損失,也為我國軍弟兄及重慶百姓一吐怨氣。

桂南會戰

時間:民國28年11月15日至29年10月30日

        中國發動冬季攻勢同時,日軍於欽州灣登陸,發動南寧攻擊作戰。中日戰爭陷入長期持久階段後,日軍著意截斷中國對外補給線,封閉中國海口及斷絕國際交通線,使中國外援軍火無法進口。民國28年1月,日軍攻略海南島,6月22日攻下汕頭,27日攻下潮州。此時日本海軍提議向南寧攻擊,以澈底截斷中國的對外獲補路線,同時作為海軍對中國內陸攻擊之航空基地。唯日本陸軍於攻占武漢後,認為應以充實對蘇作戰為優先,並不贊同。至9月歐戰爆發,英、法無暇東顧,日軍見有機可乘,決定進行軍事行動,即為桂南會戰。

        民國28年11月24日,日軍攻略南寧,並集結各型飛機251架,企圖截斷我西南國際通路,封鎖我戰略物資輸入,同時威脅我西南各省;12月,我空軍為協肋該方面陸軍作戰,乃於湘、桂各地集中第三、四、五、六各大隊及蘇聯志願隊,各型飛機115架,以第一路司令官張廷孟駐柳州,第二路司令官邢剷非駐桂林,分任各該地指揮,自12月中旬起開始攻擊,迄29年1月中旬,出發轟炸敵軍陣地、機場倉庫等共十二次,炸燬敵機十五架,空戰十八次擊落敵機十一架,並掩護轟炸及掃射敵軍陣地,暨偵察敵軍狀況共六次。1940年6月中旬,歐戰盟軍失利,巴黎陷落,法國投降,國際情勢大變。9月日軍越過中國第四戰區邊界,進入越南,此時日軍佔領南寧截斷中國運輸線之意義已失,遂放棄南寧等地,國軍陸續收復失地,至10月30日收復南寧,桂南會戰結束。

        陳瑞鈿老師,美藉華僑廣東台山人。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海外華僑群情激奮,知航空為救國之途,即自辦航空學校。陳瑞鈿老師於1931年12月考入俄勒岡州波特蘭市之美州航空學校第一期學習飛行,1932年5月畢業,隨即於8月,返國11月加入廣東空軍。1936年6月兩廣事件後,回歸中央空軍,擔任航校教官,並從1937年8月16日起到1939年底多次空戰中,均奮不顧身,出生入死,單獨擊落敵機6架,協同僚機擊落3架作戰跳傘3次。1939年12月27日,他率領一個混合編隊,護送蘇聯飛行員駕駛的SB轟炸機去襲擊集結在昆崙關附近日軍。在先制攻擊中,陳老師的戰機不幸被擊中油箱,他帶火跳傘,全身大面積燒傷,只得返美就醫,1945年傷癒,再度返國駕駛空運機,執行駝峰航線之飛行為國盡力,陳老師於抗戰勝利返美於俄勒岡郵局工作至退休,被譽為中華戰鷹,工作過的郵局,命名為「陳瑞鈿少校郵政樓」。

飛機躲警報

時間:民國29年9月至30年12月

        飛機本來是要防衛領空的,當敵機來襲,空軍的責任就是讓飛行員升空接戰,但在璧山空戰後(29年9月13日)空軍遭遇到的是日本最新式的零式戰機,幾無還手餘地,到年底我方僅剩飛機65架,因此僅能在躲警報的日子中度過,而轟炸機也只能卸下機翼推到機場外躲避,這是中國空軍最黯淡的時光。

        璧山空戰後不到一個月,蔣委員長於10月7日急電在美的宋子文,指示獲得美新式飛機為唯一急務;30年初,就在日、蘇籌簽日蘇中立條約時,蘇聯決定再售予中國最後一批100架飛機,唯這批飛機與日軍零式戰機性能相差太遠,幾個大隊在3月14日雙流空戰、5月22日邛崍空襲及5月26日的天水空襲中,就耗損的差不多了。而五大隊所接收新機14架於天水遭襲,全部燬損,因此蔣委員長將第五大隊番號取消,成為「無名大隊」,全隊上下胸前帶「恥」字,直到32年羅英德接任大隊長才獲正名。30年9月,湘鄂會戰緊急時,空軍下令第一、二大隊將轟炸機拖出掩體重新裝上機翼,於9月23日第一、二大隊進駐重慶白市驛機場,起飛支援陸軍作戰,對洞庭湖之敵艦艇予以轟炸,29日再次轟炸退卻中的日軍機械化部隊獲得豐碩的戰果。

        美總統羅斯福於30年1月派其行政助理居里來華瞭解實情,3月返美後建議將中國納入「租借法案」以支援中國,然租借法案原以支持英國為主,到5月羅斯福總統才同意將我國列為支援國家之一,也同意陳納德以志願大隊名義召募陸海軍退伍人員支援中國作戰,民國30年8月1日中國空軍美藉志願大隊於昆明成立,由陳納德擔任總指揮; 12月20日首次作戰,痛殲空襲昆明的十架日軍雙發動機轟炸機志願大隊的飛機機首均畫有鯊魚頭裝飾,由於當地民眾沒有見過鯊魚,而以「飛老虎」稱呼,該隊即通犒為「飛虎隊」。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發生,美國參戰,飛虎隊於31年7月4日納編為美國陸軍駐華特遣隊(第10航空隊第23大隊),32年3月11日又改編為美國第十四航空隊,11月4日成立「中美空軍混合聯隊」。性質雖然與「飛虎隊」不同,但是外界仍沿用「飛虎隊」的名稱為世人永遠留傳裁撤併入,然飛虎隊之名則被保留至今為世人永遠留傳。中國空軍也永世不忘在最艱難的時刻,有一群飛虎隊的朋友,為了在遙遠的東方,為自由不被奴役而奮戰的中國朋友所做的犧牲與奉獻。

常德會戰

時間:民國32年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

        自鄂西會戰後,敵我對陣四月有餘,迄十月間我軍先後抽出七個軍轉用於滇、印,準備協助盟軍反攻緬甸,並打通中印公路;太平洋方面,日軍受優勢美軍之攻擊逐次後退;歐洲方面,意大利於1943年9月與盟軍簽訂停戰協議,德軍在東戰場烏克蘭區已有陷落之態勢;日軍在各種威脅下,為牽制我軍續向滇、印轉用,並摧毀我反攻準備,遂發動常德會戰。

        民國32年10月下旬,日軍為破壞東南亞盟軍攻勢準備,集結陸軍十萬兵力於華容、石首、藕池、沙市、江陵等地區,並在漢口、宜昌等處,集結各型飛機253架(六個戰隊及三個獨立中隊),自11月2日開始向我第六戰區發動全面攻勢。

        在常德會戰期間,空軍以駐恩施、芷江、衡陽、白市驛及梁山基地之第一、二、三、四、十一共五個大隊及中美混合聯隊和美陸軍第十四航空隊,共轟炸、驅逐機二百架,協助陸軍對敵作戰。自11月10日至12月16日連續對常德、藕池、石首、華容等處日軍之人、馬、物資、倉庫、碼頭、船隻及其他軍事設施進行攻擊,計出動261次任務,轟炸機280架次、驅逐機1467架次,空戰擊落日機25架、可能擊落14架、擊傷19架,在地面擊毀12架,並炸毀敵艦船及軍事設施及人馬甚多。

        此次會戰,地上及空中戰鬥均激烈異常,國軍官兵均能忠勇用命,日軍傷亡達四萬之眾,我陣亡師長許國璋、彭士量及孫明瑾等三員,第五十七師官兵大部成仁,第十、第七十三軍犧牲亦重,此固因抽調精銳數軍轉用於滇、印,以致本次會戰兵力不足,然卒將頑敵擊退,粉碎其佔領常德,及牽制國軍打通中印路之目的,對全局貢獻甚偉。

襲擊日軍駐新竹機場

時間:民國32年11月25日

        嚴格說來「飛虎隊」名稱,原來只是用來稱呼民國30年8月1日到31年7月4日,由中國政府出資,陳納德出面號召美國退伍的飛行員所組成的美國志願隊,從成立到解散只有十一個月的時間,但戰功彪炳,對日軍造成了很大的威脅;直到珍珠港事變後,美國積極介入中國戰場,美國志願隊解散,由美國軍方接收,部份隊員進入美國陸軍第十航空隊第23戰鬥機大隊等編組成立而成立駐華航空特遣隊,至民國 32年美國在華正式成立第十四航空隊,由陳納德任司令,自此「飛虎隊」成為所有在中國戰場上作戰的美國航空隊伍的通稱,自然也包括了由中美共同組成的「中美混合聯隊」(CACW)。聯隊由第一轟炸大隊(李學炎)、第三戰鬥機大隊(苑金函)及第五戰鬥機大隊(向冠生)所組成,組織內每一個層都有中美主管各一位,隊員則按比例組成。

        第十四航空隊在中國的作戰範圍廣泛,從成立到離防的三年時間,主要任務有三:1切斷日軍在南海、東海的海上運輸線;2摧毀日軍在中國內陸航運線、機場、鐵路及物資集散地;3協助中國地面部隊作戰。

        台灣當時是日本通往南洋的中繼站,也是日軍在此航道上的一個重要的海空基地,因而十四航空隊一直尋找機會空襲台灣;民國32年11月根據美軍偵察機的報告,發現台灣新竹機場集結了大量日本飛機及油料,美軍指揮官決定趁此機會大幹一場,25日,中美混合聯隊出動了6架B-25,配合第十四航空隊美軍的飛機共14架B-25和15架戰鬥機,共同執行任務。前一天各機隊進駐江西遂川機場,25日晨10點5分起飛航向目標機場,在離開海岸後,所有行動的飛機均低空貼海面飛行,跨越台灣海峽,以避開日本海上監視漁船的耳目,任務機的突然出現,全然出乎日軍預料,當場擊落升空的14架日機,並摧毀停在機場的60餘架,所有攻擊時間不超過三分鐘,但機場已是濃煙彌漫,中美聯合機隊除小部份受損外,全體平安完成任務回到基地。

奇襲海南島瓊山(海口)機場

時間:民國33年3月4日

        民國32年美國第十四航空隊成立後,於年底即對新竹機場實施空襲,展現了十四航空隊及中美混合聯隊的戰力。美國第十四航空隊主要任務,為確保中國領空空優,及協助地面部隊作戰,截斷日軍東、南海航之運輸補管道。而海南島即為日軍輸補的中間站,島上機場眾多,可做為掩護日軍船團之目的,因此美國第十四航空隊積極整備,並決定發動突襲規劃,稱「奇襲海南島」。

        依據在美偵察機偵照情報顯示,發現海南島有十多處機場,驅逐機有百架以上,而瓊山機場驅逐機有30至40架、轟炸機30餘架,並有多處高砲陣地,因此即以此為目標,實施突襲。

        民國33年3 月4日晨,於第三大隊作戰情報室實施任務提示,任務內容由美國第十四航空隊之B-25機6架及P-40機8架出擊,而由第7、8中隊,中、美各8架戰機實施掩護,對海南島瓊山機場進行奇襲。由於本任務定為「奇襲」,因此特別規定:1.從開車起到攻擊完畢前無線電通話一律停止;2.因日軍於雷州半島有雷達,所以機隊在出海後,要將飛行高度降低至50呎的超低空貼進海面飛行,攻擊的順序由第8中隊先進機場低空掃射及攻擊高砲部隊,然後由B-25轟炸機攻擊,最後由第7中隊進行最後掃蕩,每機只准攻擊一次即準備沿航路返航。

        當日天氣良好,於雷州半島沿岸雲高3000呎,恰巧將陽光遮蔽,非常適合低空航行,進入海南島領空約20分鐘後,瓊山機場在望,即依作戰計畫,依序實施攻擊,由於日軍自認位於後方安全地帶,完全沒有整備,於8中隊攻擊開始時,機場上的訓練才開始展開,日軍措手不及,損失慘重。此役中美雙方在空中擊落日軍戰機10架、轟炸機1架、地面擊燬戰機18架、轟炸機2架,任務機隊除小部份被地面砲火輕微擊傷外,全部安全返航。此役大獲全勝,亦使美國第十四航空隊及中美混合聯隊之戰績再添一筆。

中原會戰

時間:民國33年4月17日至12月下旬

        民國32年日軍海上作戰節節失利,並於32年冬常德會戰亦受重創,因此日軍於民國33年1月制定「一號作戰」計畫,以摧毀中國機場,確保日本本土及中國東海安全為首要目標,打通平漢、粵漢路,以確保南方運輸線暢通。

        民國33年4月,中原會戰開始,我方作戰方針,以奪取戰場制空權,減輕我陸軍空中威脅,轟炸敵重要橋樑渡口,阻其進攻,以及協助地面部隊作戰,攻擊敵佔領地區,並保衛西安為目的,隨時採取積極空中攻擊,主動襲擊敵機場,並與地面部隊取得聯絡,以協同作戰之行動,振奮地面友軍之士氣以爭取勝利。

        在會戰期間,以第4大隊、第2大隊、中美混合聯隊及美國第14航空隊為主,共飛機156架,作戰指揮,中國空軍由航空委員會直接指揮,分由第一路司令張廷孟及第三路司令王叔銘擔任,中美混合聯隊則由副司令蔣翼輔與美國摩斯上校共同擔任,美空軍則由第14航空隊司令陳納德指揮。

        戰績統計,在中原會戰期間,自33年4月22日起至8月20日止,我空軍(包括中美空軍混合聯隊)共出發240批,驅逐機出擊1153架次,轟炸機出擊102架次,共出擊1255架次,計擊落敵機32架,地面毀敵機11架,擊毀各種車輛1333輛,擊斃敵兵3000餘名,騎兵2000餘名,擊沈或擊傷敵船79隻,並破壞敵陣地及橋樑多處。

        另在平漢線方面,自民國33年7月19日至10月19日期間,空軍(包括中美空軍混合聯隊)共出動39批,驅逐機出擊220架次,轟炸機出擊21架次,共241架次,計擊落敵機14架,擊傷7架,地面擊毀32架,炸毀敵軍車輛共70輛,轟炸黃河鐵橋二次,毀敵船10隻,並破壞敵營房車站庫廠司令部及橋樑多處。

長衡會戰

時間:民國33年5月26日至8月8日

        民國33年中原會戰期間,日軍於5月中旬起在岳陽白螺磯修築機場,並在漢口地區集結兵力,自5月27日起日寇以寬約250公里之正面,分路向南向西攻擊,長衡會戰之序幕遂啟。

        我空軍之作戰方針,以爭取戰場制空權,減輕我陸軍的空中威脅,並直接攻擊日軍之陸海軍之目的。而作戰指導,因日軍發動對湘鄂攻勢,而我方正於中原會戰進行方殷之際,中美空軍除留置一小部繼續中原戰場作戰,將主力迅速轉移至中戰場各基地,以支援第六、第九戰區作戰。任務分配:

1中國空軍以其主力擔任重慶防空作戰,以有力之一部直接支援第六戰區作戰。

2中美混合聯隊以一部與美國空軍聯合行動,以主力支援第九戰區作戰。

3美國空軍以有力之部隊制壓敵空軍之行動,及對敵運輸交通之破壞。

        在會戰期間,以第4大隊第11大隊中美混合聯隊及美國第14航空隊為主,共飛機205架,作戰指揮,中國空軍由航委會直接指揮,由第一路司令張廷孟指揮,中美混合聯隊則由副司令蔣翼輔與美國摩斯上校共同擔任,美空軍則由第14航空隊司令陳納德將軍指揮。

        戰績統計,自民國 33年5月27日至9月27日期間,我空軍(包括中美空軍混合聯隊)共出動667批,驅逐機出擊3416架次,轟炸機出擊248架次,空運機出動9架次,共3763架次,計擊落敵機66架,可能擊落12架、擊傷19架、地面炸毀58架、毀敵各種車輛共521輛、破壞敵陣地189處、斃敵2584名、馬685匹、毀敵船1360隻、並破壞敵營房車站庫廠司令部及橋樑80多處。

桂柳會戰

時間:民國33年8月16日至12月8日

        日軍攻陷衡陽後,為貫通大陸交通線及破壞我西南空軍基地之目的,以15萬之眾,分由湘桂鐵路及西江進犯,我第4戰區因兵力劣勢,可使用的兵力僅8個軍,乃策定內線作戰方案,作戰期間雖迭予敵重創,然仍不敵日軍之攻擊,11月11月22日陷南寧,沿黔桂路於12月2日攻佔獨山,後方震動,經我陸空軍增援反攻,於12月8日收復獨山,日軍退據河池與我對峙,後方軍心暫定。

        我空軍之作戰方針,主在破壞敵鐵路橋樑,阻斷日軍交通,及積極支援地面部隊作戰,以擊破日軍攻擊桂柳之企圖,確保湘西為目的。

        在會戰期間,空軍方面就長衡會戰-原有轟炸機隊與驅逐機隊繼續使用,中國空軍由航空委員會直接指揮,由第一路司令張廷孟負責,中美混合聯隊則由副司令蔣翼輔與美國摩斯上校共同擔任,美空軍之行動由陳納德統轄指揮。

        戰績統計,自民國 33年8月22日至11月9日期間,空軍(包括中美空軍混合聯隊)共出動228批,驅逐機出擊1246架次,轟炸機出擊140架次,共1386架次,計擊落日機34架、可能擊落14架、擊傷10架、地面炸毀6架、毀各種車輛共400餘輛、斃日軍4550名傷350餘名、斃日軍騎兵500餘名、馬258匹、毀日船578隻、並破壞營房、車站、庫廠、及司令部多處、橋樑11座,並投送通信袋及軍款等。

湘西會戰

時間:民國34年4月9日至6月3日

        湘桂日軍為阻止我軍反攻,企圖破壞我芷江空軍基地,4月9日日軍向湘西進犯,經第10集團軍總司令王敬久部阻敵於寧鄉、益陽,第4方面軍王耀武部亦在武岡、新化間與敵決戰,同時第3方面軍總司令湯恩伯之一部由武陽攻敵側背,自5 月8日將日軍區分包圍,至27日止日軍大部份被殲,僅少數潰逃,至6月2日完全恢復原態勢。

        空軍以駐芷江第5大隊,與第1大隊之第4中隊為主力,及駐陸良第2大隊第9中隊,及駐梁山之第3大隊一部,協助陸軍攻擊當面各地之敵;並聯合美空軍襲擊漢口等地重要交通線、倉庫、橋樑、空軍基地及運輸補給,以打擊日軍奪取芷江之企圖。由於空軍已獲得制空權,在不需顧慮日機空中威脅下,各部均以最大能力支援陸軍地面作戰之所需,自4月9日起冒日軍猛烈炮火,日夜出擊及跟蹤追擊,予以日軍重大傷亡,僅5大隊即出動P-40及P-51機共942架次,為歷次戰役所僅見,第1大隊出動B-25機113架次,第2大隊出動B-25機58架次,第3大隊出動P40及P51機18架次。

        戰績統計,自民國 33年4月9日至6月2日期間,空軍計傷斃28,174人、俘日軍官170人、士兵230人、毀日軍大小火砲24門、輕重機槍一百挺、步槍1333枝、馬347匹及其他戰利品20噸。

        日軍在湘西會戰失利後,在華中、華南之日軍已難挽頹勢,不得已縮短戰線,集結兵力,以因應爾後之狀況。唯此役後日軍已逞強弩之末,崩潰不振之勢,而國軍陸、空軍聯手,執行福州攻略及閩東追擊戰、永、樂、黃(浙江永嘉、樂清及黃岩海門)之追擊戰、贛江追擊戰、桂柳反攻及追擊之戰,我方總反攻勝利的契機已然呈現。

後記

        空軍於民國26年8月14日,由第四大隊高志航大隊長率先擊落日機起,明知飛機數量、性能不如人,但初生之犢不畏虎,年輕的飛行員均秉持有我無敵、我死則國生的筧橋忠勇軍風,以奮戰不懈的精神在戰史上創造光榮紀錄:

1民國26年:出擊58批,驅逐機200架次、轟炸機196架次,合計396架次。

2民國27年:出擊59批,驅逐機427架次、轟炸機218架次,合計645架次。

3民國28年:出擊22批,驅逐機267架次、轟炸機55架次,合計322架次。

4民國29年:出擊23批,驅逐機209架次、轟炸機90架次,合計290架次。

5民國30年:出擊51批,驅逐機306架次、轟炸機42架次,合計348架次。

6民國31年:出擊25批,驅逐機18架次、轟炸機221架次,合計239架次。

7民國32年:

我空軍出擊132批,驅逐機580架次、轟炸機88架次,合計668架次。

CACW出擊24批,驅逐機98架次、轟炸機117架次,合計215架次。

8民國33年:

我空軍出擊456批,驅逐機2213架次、轟炸機8架次,合計2221架次。

CACW出擊921批,驅逐機5306架次、轟炸機616架次,合計5922架次。

9民國34年:

我空軍出擊286批,驅逐機889架次、轟炸機123架次,合計1012架次。

CACW出擊2203批,驅逐機6311架次、轟炸機944架次,合計7255架次。

        總計八年抗戰期間,空軍出擊4260批,執行驅逐機16824架次、轟炸機2718架次,合計19542架次。

        民國26年8月對日全期面抗戰發生初期,空軍有各式飛機314架,但到民國26年12月底,耗損128架,唯經航空委員會顧問陳納德詳細檢查後,可用之飛機已不到百架,而此時只有蘇聯伸出援手提供飛機。從上列記錄可以看出,抗戰初期空軍以少數的飛機,卻展現了強大的戰力,除了飛行員的犧牲外,所有技勤同仁不眠不休的想盡辦法,讓飛機妥善能升空作戰而努力。在此情況下,我空軍先賢先烈在遭遇狀況或危險時,都有以保護飛機為優先的做法。主要的就是因為我們不能生產自己的飛機,打掉一架就少一架,因此為了保護飛機,而忘了自身的安全,這種精神一直流傳至今沒有改變。

有我無敵 我死國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空軍聯合作戰部隊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