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聯隊的編成經過

        民國三十二年三月,美國決定在中國戰區投入更大的空中武裝力量,於是由羅斯福總統下達「特別命令」, 三月十日當天於昆明正式成立第十四航空隊(14th Air Force),仍由陳納德將軍擔任指揮官。第十四航空隊成立後,旗下各部隊陸續編成,主要部隊包括第六十八混合聯隊(68th Composite wing)、第六十九混合聯隊(69th Composite Wing)、第二十三(23th Fighter Wing)第三一二戰鬥機聯隊(312th Fighter Wing)、中國戰區勤務指揮部(China Area Service Command, CASC)等單位,還有其他轟炸機分遣隊、照像、偵照等部隊,形成一支不可忽視的空中打擊力量。

中美空軍混合聯隊徽

        其中又成立了中美空軍混合聯隊(團)(Chinese American Composite Wing CACW)是因為係由戰鬥機中隊與轟炸中隊聯合組成,其所屬第一轟炸機大隊及第三及第五兩個戰鬥機大隊,每個大隊各由四個中隊組成。大隊建制乃隸屬我們空軍,行政命令、入事管理,均皆採用美軍體制。唯大隊及所屬各中隊,配有美國現役空軍飛行人員,及機務技術人員參與工作。

        幾乎可以確定的是,中美空軍混合聯隊,是產生於陳納德少將富有才智的頭腦,他曾指揮美國志願大隊,並在駐華特遣部隊解散後,指揮第十四航空隊。這是一個速成而且當時很紊亂的部隊,美國空軍部署在海外的單位,平常在組織之前,必先獲得裝備和訓練,這就是為何要先具備有編製裝備表的緣故,而十四航空隊則是先組成,在慢慢分批受訓及接受裝備。

        六月下旬,中國政府接受了陳納德的建議,在印度的卡拉蚩建主作戰飛行訓練中心,由美國人黑頓准將和中國的李疆雄上校共同負責。從七月起至次年四月,分批接收美訓練完成返國的隊員前往做部隊訓練。原本美方對轟炸員瞄準告開始不教中國人員,後來因戰鬥需要大批瞄準手,美方人員不敷分配,才把使用方法教授中國空軍,為比中方才派人至此地訓練。

        所以中美聯隊的成立,並沒有按此步驗驟進行,只依構想,由其上級司令部,抽調一批合於P-40驅逐機及B-25轟炸機的軍職專長人員,以特別命令公佈了一份名單,就成立了。

        中美混合聯隊成立初期,每個中隊美籍飛行員約有七至十名(主要是主官職務,如隊長、分隊長等),在抗戰末期派來的美籍隊員較多,且並非全部是主官(管)的職務。地勤人員除了一般機勤軍士官外,也有維修補給的軍士官來華,除了維修飛機外,也藉此機會建立我國空軍的保修補給制度。

        當民國三十二年春,決定在中國成立美國陸軍第十四航空隊時,美國發覺它本身對於該遙遠的戰場,寧願提供裝備,而不願提供人力,於是陳納德的解決辦法是:「利用中國飛行員,充實飛行於中國的第十四航空隊各單位的兵員」。

        同年五月,陳納德與其直屬戰區司令史迪威中將,飛返華盛頓參加制海權會議,在籌備未來十四航空隊之成立時,陳納德的想法改進了---事實上是改變了, 而成為“中美聯隊“的構想,將由美國的飛行員及技術人員,領導及督導編配此一聯隊給中國人。
        後來指揮駐印緬第十航空隊的戴維森准將,負責在『荷花』的代名下,編組中美聯隊,在西印度(現在是巴基斯坦) 喀拉蚩的美國空軍基地,已於年初開始訓練中國飛行員,這些飛行員有許多從那時起,被送到美國接受飛行訓練。
        這些飛行員於是年底回到印度,完成中美聯隊的訓練,摩爾斯上校被選派指揮中美聯隊,最初的幾位大隊長是,第三戰鬥機大隊本奈特(Bennet) 中校,第五戰鬥機大隊柔斯(Rouse) 中校,第一轟炸機大隊布蘭契(Branch) 中校, 美國人仍然是美國陸軍航空隊的成員,每一指揮階層有一相對的中國指揮官。
        中美聯隊將繼續隸屬於第十四航空隊,但最初的概念是,當該隊被認為沒有美國人亦能作戰時,美國人員將退除。然而,結果是各戰鬥機中隊,在戰時均未達到此一目標,至日本投降後,美國人始退出。事實上,該聯隊中,美國飛行員的人數,隨戰爭之進展而增加。
        第三戰鬥機大隊,是在民國三十二年七日三十一日正式成立於喀拉蚩附近大罪惡沙漠上的馬里爾(Malir) 軍營,該地曾被十四航空隊文森特(Vincent) 描述為 “簡直是一個討厭的大塵沙營”,中國籍指揮官是苑金函少校,其最初成立的兩個中隊,是用六架前美國志願大隊的P-40戰斧型機開始訓練,這些飛機早就脫離戰鬥而除役,後來曾由第五十七戰鬥機大隊,在北非使用過的一些P-40K機予以補充作為練習機。美國技術人員教中國盟友機械人員保養P-40的要領,而每一中隊的美國飛行員,則專司中國飛行員之作戰訓練。
        中國飛行員大致分為兩種,有些是年齡較長的資深飛行員,他們早自二十七年即與日本人作戰,其他的則是剛從亞利桑那州美國各訓練班回來的生手,還需繼續加以訓練,許多年長的飛行員不能說英語,所以年輕者替他們翻譯,語言問題隨時間之推進而有所改進,但未完全消除,於是想出了一套手勢,作為飛機間之通信連絡,後來在戰鬥中,會說英語的中國飛行員常用華語復述無線電發話,俾使編隊中的每一個人都能懂得通話內容。
        最早的兩個戰鬥機中隊--斯崔克蘭(Strickland) 少校的第二十八中隊及透納(Turner) 上尉的三十二中隊--成立於三十二年十月九日,後來於十月二十八日,他們每中隊駕著十架全新的P-40飛往中國。返國時,第二十八中隊第一次嘗到了戰爭的苦果,一架運輸機在喜馬拉雅山上恰布亞(Chabua)郊外撞山,犧牲了二十七位中美技術人員(其中包括官校十三、十四期,五位留美返國年輕的飛行員)。在雲南霑益等待兩周之後,本奈特終於在十一月二十三日率領他的P-40機群進入桂林二塘機場。
        同時,第三戰鬥機大隊的其他兩個中隊,第七中隊、第八中隊,己在馬里爾開始訓練。它們分別由瑞德(Bill Reed)少校及考爾茲(Howard Cords)少校指揮。
        每一個戰鬥機中隊,通常由九名美國軍官及二十名士兵組成,五個美國飛行員(中隊長及四個分隊長) 各有一個相對職稱中國軍官,另編配有多達二十名的中國飛行員及一百五十名的士兵,四個中國籍中國隊長是:第七中隊徐吉驤(華江) 上尉,第八中隊劉孟晉上尉,第二十八中隊鄭松亭上尉,第三十二中隊洪奇偉上尉(王廣英)等人。當時各中隊比例約1/3為美方人員2/3為中方人員協同作戰。

        混合團成立於民國三十二年十月,指揮所設在桂林,十一月五日,團可令部於重凡是派來中國戰區的美國十四航空隊的中美隊員們,在中國戰區作戰和過去在美國所受到的訓練有所不同,過去的訓練固然很完善,不過還有許多戰術需要學習。因此在他們升空作戰之前,至少還要接受二十至三十小時的訓練。

        首先,他們必須對中國的地形有所了解,在中國上空飛行迷失方向是常有的事。所有的地形看起來幾乎都是一樣的。要想將某一山脈與另外的山脈區別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江河、稻田以及鄉村,從空中看來都十分相像,能夠在地圖上認出來的地方為數不多,且中國的公路和鐵路都很少,天氣變化既迅速又劇烈,在這情況下,領航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飛行員只能依賴羅盤和無線電來飛行。

        中國不比美國飛行員多,每培養出一個成熟的戰鬥飛行人員,就得花很多的時間和金錢才能培訓出來,能多救回一人就多一份作戰的力量,而能繼續的加入戰鬥行列,贏得最後的一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空軍聯合作戰部隊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