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訓練的開端

        當國家安全利益受到威脅之時,美國空軍的態度也隨之發生改變。在珍珠港戰役之前的動員活動中,美國對其飛行員及相關機組人員進行了大量的訓練。早在美國還未參與二戰之前,就已有他國人員蜂擁而至,利用美國的避難所、飛行設備進行飛行訓練,其中尤以英國空軍與法國參訓人員最為突出。

        由於盟國對美國的還貸行為可抵消受訓所產生的費用,這更多地刺激了其他國家參與其中。例如,由於缺乏足夠的飛機、燃油及其他相關設備而不得不向來自于軸心國的勢力低頭,處於領土被占、遭受炮擊的中國強烈要求參與到飛行訓練中來。美國借此對這些國家進行了分配。巴西、法國、中國連同南美的部分國家組成了此次巨大的飛行訓練;也有很少數量的其他國家,例如南斯拉夫,同樣也在美國參與了此次訓練。

        當美國參與到二戰中對抗日本時,中國的訓練正當處於開始之際。正如中國政府所願,該訓練項目原計劃於幾個月的時間中完成。依照1941年1月勞克林·柯里(Laughlin Currie)在中國參與討論的結果,美國在1941年的夏天正式宣佈該專案的實施。繼勞克林·柯裡(Lauchlin Currie)訪華之後,美國陸軍武官有關運送給中華民國空軍 (Cost&Freight) 訓練裝備的報告大大增加。他們普遍認為運往中國的裝備不足,並且每位飛行員的訓練時間不夠。

        為了改變現狀,中國從Ryan和北美航空公司以2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100位訓練機師以輔助訓練。然而,儘管1941年5月美國派出陸軍準將格特(Clagett)對中國飛行訓練設備進行了視察,此次飛行訓練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善。他在報告中強調了應贊同中方早前提出的要求,准許他們使用美國的設備和指導員。

        飛行員的訓練與普通士兵不同,確為“燒錢”之舉。民國時期中國積貧積弱,從物到人,無論是教練機、燃料還是教官都極為匱乏,飛行員訓練水準很低,這是抗戰初期中國空軍屢戰屢敗的癥結所在。而在美國受訓,以上缺陷均大為改觀。在國內時,飛行員每星期有幾個小時的的飛行訓練就很不錯,但在美國,每天均要升空,最多時須飛滿4個小時。雖然所有中方學員都在國內完成了基礎飛行訓練,但在美仍要接受初級2個月、中級2個月、高級2個月、戰鬥訓練(Operation Training Unit)3個月的課程方可畢業,且為小組教學,每四人一組,由美國教官帶飛。必須承認的是,在美受訓的中國飛行員的訓練強度達到了國際一流水準,這是他們回國後與日軍作戰屢占上風的重要原因。

        1942年1月初,華盛頓的軍民領導者們審閱了格特(Clagett)的報告並且對中國訓練事宜表示支持。然而,陸軍航空兵上將阿諾德(Arnold)對此提出了異議。他認為應將訓練中國軍隊的精力更有效率地投入在美國自身的軍隊訓練中。他還提出羅斯福總統早已斷言會派遣軍隊幫助訓練中國飛行員,並且暗示洛維特(Lovett)部長接收來自中國政府的訓練請求。阿諾德(Arnold)推測說,中國軍隊需要多達12個月的訓練才能達到美軍7個月的訓練水準。他還預測中國政府將派出600名受訓學生來確保能培養出400名合格的飛行員,並且還會上浮培訓人數以此來控制淘汰率。

        當阿諾德(Arnold)上將還未來得及反駁之時,柯裡(Currie)就要求他出於原則而支持此專案,並且列出了詳細的資料來獲得他的支援。柯裡(Currie)提出將會培養足量的中國飛行員以及25位重型轟炸機操作員,此外,他還提出陸軍航空兵團將會指導培養25位武裝裝備人員和相當數量的無線電技師。他並沒有像阿諾德(Arnold)所預料的要求美方提供600個受訓名額,而僅僅只提出了關於500個單引擎的專案。按柯裡(Currie)的計畫,每一階段將會有50名受訓學生參與大約為期五周的訓練。

        隨後,中方代表提出了一份補充要求。中國政府希望能夠派遣學生幹部赴美學習航空學的各個分支,包括工程學、裝備學、攝影學、空中通訊、航空醫學。然而,直到美國總統參考中方早前申請、最終做出決議之前,空軍參謀部並沒有對此進行任何回應。

        陸軍航空兵團暫定將於1941年10月1日起開始訓練,但這其中並不包括將於1942年上旬展開的重型轟炸訓練。陸軍航空兵團最終選擇了新裝備的美國西南部沙漠地區作為飛行員訓練地點,而計畫把技師和武器專家的訓練安排在美國中西部陳舊的技術培訓中心裡。

        1942年失敗的計畫,為了取代作為美國空軍力量代表的美國志願者團體,中國空中特遣部隊接管了包括54架P-40戰鬥機在內的飛行裝備。這些飛行裝備已然非常陳舊,只有一半左右的飛機還可供使用。由愛德華R.斯特廷紐斯(Edward R. Stettinius),P.T. Mow將軍以及羅伯特A.洛維特 (Robert A. Lovett) 代表的租借管理局以及中國政府、陸軍航空軍隊共同商議決定彌補中國部分損失,大約為三百五十萬美元。與此同時,僅有四名飛行員和16名通訊、裝備、飛行技師願意參加新組織來中國進行軍事培訓。許多“飛行老虎”們都強硬地拒絕參與此次行動,以此來表示他們對陸軍航空軍隊制定的不公條約的不滿、厭惡。
        在美國培訓員以及飛行裝備十分匱乏的情況下,中國空中特遣部隊還是全方位地利用現有設備,展開了對技師的訓練。此外,美國方面對訓練還進行了監督和指導。在充足的飛行練習之後,很多學員都能在無人監護的情況下完成飛行。在訓練過程中,許多平民技師都接觸到了美國志願者團隊提供的P-40戰鬥機。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甚至在由威廉·波利(William Pawley)創立,位於中緬交界的臘戍城北部的雷允(Loiwing)飛機製造廠工作過。在美國志願者團隊於1942年五月初,遺棄早前的維修倉庫、臨時訓練基地之前,美國方面就已經訓練過中國技師如何維護飛行設備。而在雷允(Loiwing)飛機製造廠落入日本人手中之前,中國空軍損已壞了超過22架P-40戰鬥機、其他工具以及備件。許多參與美國訓練的中國技師都成功進入美國志願者團隊,而後又效力於中國空中特遣部隊。

        受陳納德(Chennault )提出計畫的鼓舞,羅斯福總統要求史迪威(Stilwell)將軍為在中國的美國空軍提供幫助,為其輸送加強型飛機。為了能更多地支持陳納德(Chennault ),他還提倡經印度往中國運送飛機。此外,羅斯福總統還要求史迪威(Stilwell)在輸送飛機時應組建一支空軍中隊,並且交由陳納德(Chennault )管理。

        到1942年5月,美國已經為中國輸送了超過一半的66架轟炸機、備件、備用引擎以及螺旋槳。中國船隊也早已開始將這些設備向東運回,途徑大西洋、非洲、印度,最終到達中國。不幸地是,有六艘船隊在駛向目的地成都的過程中失事了。此時,駐華英國大使立即提出應分散對中國空軍的支持。他以洛克希德飛機公司(Lockheed Corporation)建立的目的即為供給英國空軍為由,特別要求美國應轉移部分轟炸機給英國空軍。位於華盛頓的聯合參謀部介入此事,為顯公平,最終決定取消原計劃為支援中國而進行的重型機生產,由此英國也最終如願。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空軍聯合作戰部隊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