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大隊第八中隊 中隊隊長李維烈

        李維烈於1918年在新加坡誕生,廣東大埔人,父親在橋南路開設洋貨店,是家裏的小兒子。他先後在啟發學校與養正學校念書,小學畢業後到廣州嶺南大學所辦的華僑學校升學,不久轉到南京金陵大學附中。當時,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在南京和上海等地天天都舉行抗日遊行,17歲高中畢業時,遇上中國空軍官校招生,在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的大前提之下,李維烈毅然報考空軍官校成為第九期畢業生。到中國多個地方執行共49次作戰任務,並擊落了兩架日本敵機。

        一枚又一枚的飛虎空軍隊的徽章和勳章,一個又一個的中國空軍獎牌,一張又一張的中國空軍獎狀,中國現代史上的風雲人物蔣介石(即蔣中正)、宋美齡夫婦的請柬,李宗仁將軍與周至柔將軍等惠贈的個人照片、戰友們的集體照,當年英姿颯颯的軍人照片……伴隨著飛虎空軍隊隊員李維烈上尉幾十年了,這些文物印證了他一生中最光輝的歲月。

        1943年陳納德將軍領導的飛虎空軍部隊到中國參加作戰時,中國空軍撥出一半的軍事力量,與美國飛虎隊組成“中美空軍混合團”第十四航空隊,並肩作戰,共同抗日。當時,在空軍部隊裏有4個海外華人,何永道(香港)、姚兆華(怡保人)、方彼得(印尼)和他。

        他說,起初在杭州受訓,沿海省份淪陷後便撤退到昆明。1939年畢業後投入空軍為準尉見習官。編入“中美空軍混合團”後,到印度次大陸卡拉奇(今屬巴基斯坦)以北的汀州盆地受訓,受訓完畢,駕駛美國提供的P-40戰鬥機越過喜馬拉雅山回到昆明。他先後在蘭州、伊寧、雙流、雲南驛、臘河、桂林、漢中、安康和徐州的部隊執行作戰任務,並擔任飛行教官。1947年退役前,他是南京總司令部第三署作戰處驅逐科參謀。

        他說:「戰鬥部隊是沒有基地的,等看警報訊號,接到命令便起飛執行任務,作戰到哪里就住到哪里,各地都有空軍招待所,空軍的生活條件比陸軍好得多,空軍少尉的待遇等於陸軍少校。」

        在空軍部隊的生涯裏驚險事情層出不窮,因為坐在戰鬥機上,由於發動機的聲音震耳欲聾,聽不到外界的聲音,依靠無線電與地面和其他正在飛行的戰友聯系。有一次,突然發現戰鬥機的上空有4個炮彈黑煙,才知即刻閃避,那是日軍在地面發高射炮,如果來不及閃避就完了。有時候無線電失靈了,戰鬥機壞了,或者沒有燃油這些情況都是考驗飛行員的時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抗戰勝利了,不久李維烈駕駛飛機回返新加坡。回到家裏,家人簡直不相信他能夠活著回來,他們都以為他已經犧牲了。兩天后,李維烈再到中國,1947年底才退役回返新加坡。

        李維烈說:「1974年,我到台灣時,蔣委員長(蔣中正)和宋慶齡招待我,我還保留著他們的請柬呢!」

        他說: 「飛虎隊隊員定期在美國舉行聚會,1993年我趁著陪小兒子到美國攻讀博士學位,出席了那一年在聖路易城舉行的飛虎年會,健在的中美隊員包括家屬相聚一堂,非常溫馨。過後,自己的健康不好,不方便遠行,沒有再去了。不過,還有和老戰友保持來往,可是戰友們也逐年減少了。」
(摘自 聯合早報)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空軍聯合作戰部隊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