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官校十一期特班) 二期(官校十二期特班) 三期(官校十三期特班) 四期(官校期十五特班)
陳宿清 郭烽明 殷鐘崍 馮學珍 向子昶 吳 俊 樊培益 胡景岡
鄒 忠 徐世椿 吳子丹 薛介民 劉邦榮 宋選學 陳維齡  

與死神擦肩而過的人“駝峰魂——吳子丹”

航校畢業時的吳子丹(原名吳俊)

        1997年,由總部設在美國的“中緬印戰區駝峰飛行員協會”主編的“駝峰飛行第四卷”精裝巨著出版了。它繼前三卷之後,又收集選編了當年飛越“駝峰”時許多鮮為人知的艱辛歷程和英勇頑強的戰鬥事蹟,內容豐富,生動感人。在選介“駝峰人”經歷的一章中,刊登了一位來自中國最先加入“駝協”這一世界享有盛譽的國際組織,並成為其終身會員的中國飛行員吳子丹。吳子丹於1922年3月19日出生在中國四川省德陽市黃許鎮,曾就讀於雲南省立英語專科學校。抗戰爆發後,他與其他熱血青年一樣,投筆從戎,進入中央航校成都軍士學校第三期。

        在那個年代,空軍軍校士官生畢業後一般都去美國接受高級飛行訓煉進行深造,像吳子丹這樣沒去美國,卻直接進了“中航”的例子甚少。他於1942年畢業後就進入中國航空公司,擔當副駕駛,並於1942年—1945年大空運期間,飛越“駝峰”300餘次。

        1943年11月15日,印度汀江機場的深夜,厚厚的雲層遮住了星光。吳子丹和美國人機長洛克斯及報務員一行3人駕駛17號飛機降落在印度汀江機場。他們此行的任務就是從這裡運送汽油回雲南昆明。當天,他們已經連續飛越“駝峰”兩趟,倍感疲憊。當地勤員工把裝有汽油的油桶一個個地搬上了飛機的貨艙,並把汽油牢固地捆在貨艙後,3人徑直走上了飛機。在做完飛機發動機起飛前的檢查後,耳機裡傳來了果斷的“立即起飛”的命令。飛機順利地開始滑行,兩台1200匹馬力的發動機均勻地發出撼人的吼聲,機長洛克斯大推油門,鬆開刹車,憋足了勁的C-53吼叫著向前竄去,兩排橙黃色的跑道燈越來越快地向後掠過,當最後幾個跑道燈快速從機翼兩側飛過時,飛機一下變輕了,30多噸重的"鐵鳥"離開了地面,沖向了漆黑的夜空。

        洛克斯開始調整發動機的動力,吳子丹則將手輕輕地扶住駕駛盤,飛機離地大概有十米多高,吳子丹正要按照機長的口令收起落架時,突然兩聲連續爆炸的巨響,急劇地震撼著機身,吳子丹的身體猛烈地撞在駕駛艙的牆上。“死了!”這個念頭以萬分之一秒的時間在他腦子裡閃了一下,他隨即想到應該趕快關掉小油門,他立即伸向操縱臺,但系在腰際的安全帶猛地把他的身體拉扯著,使他無法控制自己。就在此刻,發動機像飛跑的汽車猛地停下,一切聲音都消失了,寂靜得可怕。幾秒鐘之後,也許更短也許更長,一陣巨響,吳子丹感到自己在一堆破爛的鉛皮中掙扎,漆黑的夜裡什麼也看不清,C-53重重地摔落在地面上。求生的本能使他奇跡般地爬出了破爛的飛機,剛站起身,兩腿就支撐不住跌倒了。在靜靜的黑夜裡,他似乎聽到淙淙的流水聲,但他馬上意識到那是幾千公升的汽油正在從破損的油箱裡往外流。只要有一點火星,這裡馬上是熊熊燃燒的火海。“會著火的,快離開這裡,越快越好!”想到這裡,從機艙裡“飛”出來的吳子丹,似乎沒有感到任何傷痛,他“騰”地站起來,迅速把機長洛克斯和報務員拉扯出來。此時,救護的人馬也到了,大家七手八腳地把洛克斯、吳子丹和話務員抬上車。萬幸的是破碎後的飛機竟然沒有起火燃燒,事後檢查發現原來是飛機螺旋槳疲勞過度而斷裂。三個人都僥倖生還,除話務員有點外傷外,另外兩個人都摔斷了骨頭。光是治療就用了三個月。出院後,機長洛克斯飛返美國繼續療養,而吳子丹出院後,按情況他可以繼續療養,或者停飛,但他卻回到加爾各答總公司機航組報到。

        見到吳子丹,機航主任問:“還飛不飛?”沒有什麼豪言壯語,更沒有絲毫的猶豫,他斬釘截鐵的回答:“飛。”這就是真正的中國軍人,真正的中國飛行員。?正為飛行人手不夠而發愁的機航主任高興得跳起來,馬上排定航班。吳子丹拎起飛行圖囊,跟著機長就走。這個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年輕人重又返回“駝峰”,穿行在險峻的航線上。在飛越“駝峰”300多次的航行生涯中,吳子丹對生和死只有這樣一個概念:“我只要一登上飛機就總會想到心愛的家人在等待著我的平安歸來,就會感到這是國家和民族託付給我的重任,我每平安地起降一趟,就是一次消滅法西斯的勝利。因此,當遇到一切危險、艱難和死亡時,我心裡並不去害怕‘死’,而是力爭如何‘生’。 

摘自918愛國網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空軍聯合作戰部隊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