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南山空軍墓 | 南京航空烈士墓 | 桂林尭山空軍墓 | 昆明空軍抗日墓 | 保衛大武漢墓園 |
桂林尭山抗日空軍墓
2017.04.05 盧蘭 2013年清明前夕,我像往常一樣登陸桂林人論壇,看到一個帖子,一些市民自發地去祭掃抗日英烈墓,這些墓地,並不是每年單位學校經常組織去的紀念碑,而是一些鮮為人知的墓園,比如鐘毅墓、周元墓、秦霖墓、何信墓......其中一處墓地引起了我的注意,五個小小的墳包蜷縮於牆角雜草叢中,五塊磚頭大小的碑上刻著“抗日空軍無名烈士墓”,無名無姓,只標以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來區分。對此事,我既感動又好奇,感動的是,在這個日益浮躁、物欲橫流的社會,還有這麽一群熱血市民,記得這些英烈。自發的年年清明都去一一祭拜。好奇的是,為什麽這個墓地如此“寒酸”?它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1943年11月3日,中美空軍混合大隊正式宣告成立,隸屬於十四航空隊,並進駐桂林基地,開始作戰。混合大隊是6月由中美雙方各選派人數對等的3個飛行大隊組成。由美國第14航空隊司令陳納德任隊長,徐煥升任副隊長。其中一、三、五大隊為中國空軍,第一大隊是混合轟炸大隊,配屬B-25轟炸機,三、五大隊為驅逐機大隊。航空隊正式成立後,年輕的中國空軍將士們,滿懷著一腔航空救國的熱情,挺身奮擊藍天,捍衛神聖的領空,與凶惡的日本空中強盜拼殺。 抗戰年月,曾有870余名勇士血灑長空,壯烈殉國。當時在南京、杭州、重慶、成都、蘭州、昆明、廣州、桂林、漢口、柳州等10處重要空軍基地建立了中國空軍烈士公墓,讓後人永遠緬懷。1943年,駐桂林的中國航空委員會空軍第二路司令部,奉命選擇在東郊堯山西麓(今臨近火葬場停車場一帶)建築了中國空軍的桂林公墓園,安葬駐防在桂林基地的中美空軍混合聯隊的我方陣亡飛行員,以慰藉英魂。 現存資料中,已無法找到空軍墓的歷史圖片,只能從當時報紙的描述來想像了:墓園呈方形,占地約400多平方米,周邊環以矮牆,居中是一方高約2米的巨碑和一柱上尖下方、高約5米直插雲霄的石塔。巨碑氣勢雄偉,上為空二司令謝莽將軍題書的“空軍烈士之墓”榜書及建墓序文。墓垣石牆上鐫刻著“生而辱不如死而榮”鼓勵將士們不做亡國奴的八字題辭。其左側置立著一排元老的題寫的碑刻。石塔後面排列著一個個長方形的烈士墓塚。 1944年3月29日在堯山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典禮。這天是入葬19位英烈,巨碑前面的祭堂內,陳列著19位英烈的遺像,由四名禮儀官兵護衛著他們。四周放滿了國民黨中央軍政機關和廣西省市政府、以及在桂林的主要學校、團體暨各空軍基地所敬獻的花圈。參加典禮的有國民黨空軍二司的參謀長丁普明、中美混合聯隊第三大隊中方副大隊長王特謙、廣西省主席黃旭初、桂林市長代表暨混合聯隊美方代表以及各界人士百餘人。丁普明代表空二司主祭,並代表司令宣讀委員長蔣介石、航空委員會主任周至柔及空二司司令謝莽的祭文。祭文宣讀畢,先後有參謀長丁普明、中美聯隊美方代表致詞。最後由堯山附近的大河鄉農民代表自動獻花,使氣氛更加濃烈。11時許公祭禮成,舉行英烈靈柩的入葬儀式,在鳴槍與爆竹聲中,英烈忠骸被一一送入墓穴。 蔣介石特頒的祭文雲:“嗟我多士,卓著勳勞。體質貞正,勇冠群豪,虎頭猿臂,龍光豹韜。長風萬裡,碧落翔翺。殺敵致果,聲震旌旄,出生入死,曾不摣撓。慷慨赴義,身歿節高。悲深部曲,痛感澤袍,臨風淒愴,式薦靈蒿。鳴呼!”蔣介石又以挽聯贊雲:“奮不顧身入險橫穿豺虎窟;勇能卻敵淩虛俯瞰鶚群。” 當天入葬在堯山空軍公墓的英烈,是中美混合聯隊第一、三、五大隊的中方成員,他們多是前往香港、廣東、福建海上和安徽長江等地執行掃蕩日軍運輸線任務中不幸陣亡或受訓的殉職者。目前尚可知人員有:周炳材、劉翔龍、黃熾昌、吳積淇、黃仲達、陳日陽、王君武、顧振木、楊煥先、溫凱奇、高錦鋼、周鳴鶴、劉寇臣、汪鏡生、孫作武、劉立維、楊應求、林世慶、林木鎮等19位。自1943年底,在桂林基地出發的中美空軍混合部隊的將士們進行了激烈的第二第三次湘北會戰,接著在1944年又經歷了酷烈的豫湘桂大會戰,先後有29名英烈入葬到堯山墓園。那些與中國空軍並肩作戰犧牲的美國盟軍飛行員,則是入厝在臨桂二塘魯山路林機廠一帶,光複後都由美國政府遷回祖國正式入葬於空軍陣亡將士陵園。 中美空軍混合聯隊中國籍飛行員以忠誠、勇敢獻身精神,抗擊倭寇,以赤子情懷,將熱血灑在了祖國的萬裡長空。七十多年過去了,現在知者無幾,身後寂寥。去年1月23日在志願者聚會上,冰點向我介紹了一位許伯伯,說他在2013年募捐重修堯山空軍墓時,提供了許多資料。這位許伯伯上世紀五十年代曾在堯山一帶工作,是空軍英烈墓的見證人,六零年代,四清開始,無人管理的墓園開始被附近村民敲移,地面建築被摧毀,七零年代建火葬場時,空軍墓被夷為平地。從此,那些地下的英烈遺骸也就不了了之,這段壯烈的歷史也日漸湮沒了。聽許伯伯說著那段往事,不勝唏噓。 2012年1月30號早上,志願者去位於堯山的桂林殯儀館參加一個告別儀式,無意中他和一位殯儀館的工作人員聊上了。當他知道這位職工在火葬場工作了差不多30年時,他突然想起抗戰時期在堯山,國民政府建了一個空軍烈士陵園,他是一位老職工也許知道點什麽。於是就問他,曉不曉得這裡曾經有一座烈士陵園,他馬上說:肯定曉得嘛,就在停車場旁邊的那個辦公室,挖地基的時候,挖出了五個空軍烈士墳墓,後來還是包工頭把骨頭撿起來火化了,然後埋在發電機房旁邊。 聽罷立即前往墻角的電機房處尋找,果然在雜草叢中發現了五個小墳包,當年氣勢宏偉、莊嚴肅穆的抗日空軍墓在近七十年後,如此荒蕪淒涼;當年鏖戰長空,血灑藍天的天之驕子們竟落得如此歸宿,見者無不心酸。 據文獻記載,陵園共埋葬有29位空軍英烈,這只是其中的五位,還有24位英烈在何處?不得而知。七零年代初建火葬場的時候,就將原來那點遺跡都推平了,現在全被弄成了水泥地,一點痕跡都看不到了。 感謝當年那位包工頭,一番義舉,才讓後人有個憑吊緬懷的地方。 他們是在中國最危急的時刻,中國最落後的時期,視死如歸用勇敢與鮮血與日本空軍血戰到底的民族英雄。他們不該被時代淹沒,他們不能被後輩遺忘。我們需要一塊紀念碑,來承載我們內心對他們的哀思、悼念和景仰。不容青史盡成灰。 2013年4月初,桂林關懷抗戰老兵志願者鬍子和冰點,發起了修建抗日空軍墓的倡儀,他們頂住了各方的質疑與嘲笑,用民資民力,做成了這件事,短短幾天,預算資金全部到位,一共七十二位市民和志願者捐款一萬三千元,墓地修繕正式動工。開工時我去過一次現場,位置在殯儀館的一個牆角處,很狹窄,周圍全是墓地,雜草已除去,民工們正在挖土擔石塊,工頭說預計半月完工。 半個月後,空軍墓修繕如期完工並於2013年4月24日志願者和市民前往堯山祭奠英烈。這個工事有點趕(怕節外生枝但求速成),民力民資也有限,墓地自然沒有政府出資的那些陵園氣派,但它卻是民衆自發的、由心的。為了這一段不該被湮沒的歷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我們修此塚,立此碑。雖然民間自發重修了部分抗日空軍英烈遺骸墓塚,仍然是遠遠不足以告慰昔日安葬於堯山抗日空軍烈士公墓的英烈在天之靈,為弘揚愛我中華的炎黃兒女的家國情,若有關方面能考慮恢復或重建桂林抗日空軍烈士公墓,善莫大焉。不論政治立場如何,只要是為這個民族犧牲的人,他的靈魂都是高貴的,都是永遠值得我們銘記的。 桂林關懷抗戰老兵志願者鬍子從2009年起,每年清明都去祭拜在抗戰中陣亡的英烈,並在十年中,不斷尋找抗日英烈墓,包括三將軍墓、八百壯士墓(七星公園)、巴布希金墓(西山公園)、秦霖紀念碑(黑山植物園)、周元紀念塔(棉紡廠宿舍)、鍾毅墓(茶科所)、何信墓(潘家村)、莫休墓(陽朔公園)、蔣盛祜墓(興安高尚)、馬毓鑫墓(回民陵園)、褚兆月墓(茶洞褚村)、吳展墓(恭城蓮花)、義敢村抗日英烈墓(荔浦)、摩天嶺無名連長墓(靈川)、長蛇嶺龍仙源排長墓(靈川)、93軍挺進縱隊抗日陣亡將士公墓(全州),並發起募款修建了抗日空軍墓(堯山)、倉庫嶺無名三英烈墓(臨桂中庸)、出桂抗戰陣亡英烈紀念碑(侯山)。 堯山抗日空軍墓是2012年發現的,2013年重修,之後每年清明志願者都前來祭拜。”為國犧牲“四個字,多麼沉重,卻令人敬仰!爭榮譽於天空,血肉橫飛,飲至策勛懷往烈;奠山河還祖國,死生契闊,功成灑淚吊忠魂。因為他們,我們這座城市的歷史才更熠熠生輝,桂林人不應該忘記這些民族英雄。 附:14位英烈,感謝黃麒冰童鞋提供資料(實際有29位英烈,能收集到的英烈名字只有19位,目前只找到14位英烈簡況): 01 周炳才:周烈士炳才,雲南省大姚縣人,生於1918年2月17日。在空軍軍官學校第八期畢業。歷任空軍第六大隊第十九中隊、空軍第一大隊第四中隊飛行員、第二中隊分隊長,升至中尉一級。1943年12月7日,烈士在印度隨機練習暗影射擊,飛機在空中著火,墜地,殉職。遺有父母。 02 董中達:董烈士中達,遼寧省營口市人,生於1919年8月28日。在空軍軍官學校航炸班第七期畢業。歷任空軍第八大隊第十四中隊、空軍第一大隊第二中隊少尉三級轟炸員。1943年11月29日,烈士在印度隨機練習暗影射擊,飛機在空中著火,墜地,殉職。遺有父母。 03 陳日揚:陳烈士日揚,廣西省陸川縣人,生於1922年11月19日。在航委會通信人員訓練班第五期畢業。任空軍第一大隊第一中隊同三等機械佐三級通信員。1943年12月7日,烈士在印度隨機練習暗影射擊,飛機在空中著火,墜地,殉職。遺有父母。 04 楊煥光:楊烈士煥光,浙江省諸暨人,生於1919年1月27日,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六期、空軍軍官學校第十四期畢業。及曾奉派赴美國深造。任空軍第一大隊第二中隊少尉三級飛行員。1943年11月4日,第一大隊第二中隊中隊長及飛行員高錦綱各駕B-25機一架,由美空軍第十一隊B-25機一架領導,經廣東南雄、惠陽、汕頭,作巡邏飛行,烈士隨高飛行員機至福建廈門,曾在該地炸沉日軍汽油船炮艦各一艘,並在汕頭機場毀敵驅逐艦機三架、轟炸機一。返航時機身著火,墜於廣西岑溪。烈士與高飛行員同殉。追贈中尉,遺有老母。 05 溫凱奇:溫烈士凱奇,江蘇省無錫人,生於1918年3月1日。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六期,空軍軍官學校第十三期畢業。及曾奉赴美國航校深造。任空軍第一大隊第二中隊少尉三級飛行員。曾參加湘桂會戰及南海巡邏各役。1944年3月10日,第一大隊B-25機二架,自江西遂川起飛出擊九江至蕪湖殲日軍船艦,烈士之機於返航途中,油盡迫降廣西百壽縣境,失事,殉職。烈士生前有戰績18次。因與美軍並肩作戰,成績卓著,得美政府贈予優異十字獎章。追贈中尉,遺有父母。 06 高錦綱:高烈士錦綱、陜西省米脂人,生於1920年。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六期、空軍軍官學校第十三期畢業,及曾奉派赴美國航校深造。任空軍第一大隊第二中隊少尉三級飛行員。1943年11月4日,第一大隊第二中隊中隊長譚德鑫與烈士各駕B-25機一架,由美空軍第十一隊B-25機一架領導,經廣東南雄、惠陽、汕頭,作巡邏飛行,機至福建廈門,曾在該地炸沉日軍汽油船,炮艦各一艘,並在汕頭機場毀敵驅逐機三架、轟炸機一架。返航時機身著火,墜於廣西岑溪,殉職。烈士追贈中尉,遺有父母。 07 周鳴鶴:周烈士鳴鶴,河北省涿縣人,生於1917年12月20日,在空軍軍官學校航炸班第六期畢業。歷任空軍第六大隊第十三中隊轟炸員、空軍大隊第二中隊轟炸隊長,升至中尉三級。1944年,烈士隨機出擊日軍,陣亡於湖南郴縣。生前有抗日戰績21次。追贈上尉,遺妻宗氏及子一。 08 劉冠臣:劉烈士冠臣,河北省束鹿縣人,生於1917年7月7日,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五期,空國軍官學校航炸班第七期畢業。升至空軍第一大隊第一中隊中一級轟炸員。1943年11月4日,第一大隊第二中隊長譚德鑫及飛行員高錦綱各駕B-25機一架,由美空軍第十一隊B-25機一架領導,經廣東南雄、惠陽、汕頭、作巡邏飛行,烈士隨高飛行員至福建廈門,曾在該地炸沉日軍汽油船、炮艦各一艘,並在汕頭機場毀敵驅逐艦機三架、轟炸機一架。返航時機身著火,墜於廣西岑溪。烈士與高飛行員等同殉。烈士追贈上尉。遺有老母。 09 汪鏡生:汪烈士鏡生(-1943.11.4)浙江吳興人,機工長。 10 孫作武:孫烈士作武(1911-1944.1.26)山東東阿人,機工長。 11 林木鎮:林烈士木鎮(1914.7.14-1942.1.11),廣東揭陽人,通信長。 12 楊應求:楊烈士應求,廣東省潮安縣人,生於1919年11月6日。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五期、空軍軍官學校第十二期畢業。及曾奉派赴美國鹿克航校深造。歷任空軍第四大隊第二十三中隊、空軍第三大隊第三十二中隊少尉三級飛行員。1944年2月11日,中美空軍混合團駐廣西桂林二塘機場之第一大隊B-25機6架,第三大隊P-40機14架及駐秧塘機場之美B-25機及P-40機各6架聯合出擊日軍佔領之香港啟德機場。我機於投彈之際,與敵驅逐機10架遭遇戰,擊落敵機一架。烈士被敵機三架圍攻受傷,迫降博羅,因受傷延至15日不治殉職。生前有戰績六次,奉頒一星星序獎章,追贈中尉,遺有父母。 13 林世慶:林烈士世慶,廣東省梅縣人,生於1917年12月22日,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五期、空軍軍官學校第十二期驅逐組畢業。任空軍軍官學校飛行教官,1943年11月赴印度接收P-40新機,至1944年2月返國,調空軍第三大隊第七中隊少尉三級飛行員。1944年3月9日,烈士駕P-40機掩護轟炸機出擊江西九江日軍佔領之石灰窯鐵煉鐵廠,抵湖南寧遠縣境,因天氣惡劣撞山殉職。遺有老母及妻張氏與子女四人。 14 劉立維:劉烈士立維,湖南省瀏陽人。生於1917年4月12日。在空軍軍官學校第十一期驅逐組畢業。歷任空軍第三大隊第二十八中隊飛行員、空軍第三大隊第八中隊飛行員、分隊長、升至中尉三級。1943年12月14日,烈士自印度駕機練習格鬥飛行,因機件發生故障,失事,殉職。遺有父母。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空軍聯合作戰部隊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版權所有 |